黃教授的一對一服務體貼周到,不僅陪伴鹿露做了每一項檢查,還會仔細和她解釋報告的數值。
鹿露雖然聽不懂,但能感受到結論她很年輕,用的基因修復液又是最高檔的,恢復得還不錯。但要注意不能熬夜,吃太油膩的東西,容易對腸胃造成負擔,它們正在恢復蘇醒階段,經不起不規律作息的加班。
“我一定早睡早起。”鹿露昨天熬夜看劇,今天非常心虛,就差指天發誓了。
全部檢查結束,已近十二點。
鹿露知道,十二點到一點是醫院的午休時間,抓住機會“教授,我已經定好位置,請你吃個飯吧。這段時間多虧你幫我,你可千萬別拒絕。”
不等黃教授回答,林泮就道“是在醫院附近的瑪莎餐館,非常近。”
瑪莎餐館是開在城郊的一家私人餐廳,因為遠離城區,清凈悠閑,有一道奶油焗龍蝦十分有名,許多人專程在周末駕車來吃,位置并不好定。
但鹿露今天要來復診,早就讓幫她訂位,正好能拿來邀請黃教授。
黃教授看看時間,爽快道“行啊,我也好久沒有吃她們家的奶油龍蝦了。”
鹿露捧場“我之前就聽說這家餐廳很好吃,今天您可要好好給我介紹一下。”
“沒問題。”黃教授幽默道,“紅酒燉小牛腿肉很不錯,可惜酒精殘余不少,你不能吃,鵝肝也十分美味,但他們的做法是半熟的,你的腸胃最好不要吃生食,生腌蝦也一樣。”
她的年紀和鹿露的小姑奶差不多,醫院的走廊地板又光可鑒人,看著就很危險。
鹿露沒多想,挽住了黃教授的胳膊,像是晚輩攙扶長輩,邊走邊抱怨“難道我能吃的都不好吃嗎”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二十歲還年輕,尤其鹿露情況特殊,在黃教授幾十年的醫學生涯中也算是難得的病例。是以這個舉動稍稍有些突兀,卻完全不令人反感,反而讓黃淑珍產生了一些憐愛之情。
她想起了自己在實驗室的大孫女。
“當然有。”黃淑珍的笑容中多出兩分和藹,“他們的意大利面用了自制的香蔥醬,味道很特別,龍蝦燴飯也值得一試。”
“那我就放心了。”
鹿露請黃教授坐自己的車,沿途聊了聊自己的日常生活。
黃淑珍聽得很認真,鹿露是一個特殊的病例,無論是她的生理情況還是心理變化,都值得醫生關注。目前來看,她暫時還沒有出現心理問題,可能還在適應中。
“人剛到陌生的環境,需要一些時間來調節適應,你做得很好。”黃淑珍不吝夸獎,“有什么問題不要憋在心里,及時與我們溝通。”
鹿露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立時道“我準備下半年去上學,現在就忙這個,別的倒還好,認識了很多人,說起這個”
她試探地開口,“我有個朋友,他生了種挺罕見的病,叫什么免疫缺陷癥,我那個時代就有這種病,還有電
影呢,怎么過了幾百年,還是這么難治”
黃淑珍當了幾十年醫生,被求醫問藥的次數比鹿露吃過的飯還多,一聽就明白了。
她笑瞇瞇道“免疫缺陷分很多種,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是基因修復,不過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得看過病歷才能確定。”
鹿露有一丟丟臉熱,可這事沒啥好心虛的,她體驗過求醫的痛苦,能幫當然愿意幫“林泮。”
林泮馬上取出柏納德整理的病歷,恭敬地遞過去“勞駕。”
“我隨便看看。”黃淑珍翻開看了兩眼,先稱贊道,“資料挺全,唔,十七歲了數值看著還不錯,只生過幾次大病,家里沒少用心吧。”
林泮言簡意賅“他父親花費了很大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