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離城里也沒有特別遠,她隔幾天走一趟就行了,反正比起每天花錢買菜,她更樂意每天回家拿。
楊氏趕忙道“這有什么,我們都種的有菜,你也不用自己種,到時候在我們地里拔就行了。”
宋氏也點頭。
但朱巧娘沒有答應,總是朝人伸手不好,見她堅持,其他人也就沒有再勸。
在商議中,一大家子把地這些都分好了,按照各自占有的比例,也說好了每家給朱巧娘他們的糧食,這個量是往大了算的,寧可朱巧娘他們吃不完,也不能吃的緊緊巴巴,不夠的話還能再要。
至于家里的房子,當然還是要給二房留著,顧常林也說了,每個月一家子還得回來看看。
大房和二房也是這么想的,就算分家了,真要是讓他們再也見不著了,那心里也不是個滋味,每個月能回來是最好的。
等一切都商量完了之后,大家各自回屋自己說話,顧常林和朱巧娘也回去收拾東西,以后就要在城里常住了,一些東西可也得搬過去。
大房那邊,楊氏突然道“你說,二弟他們那個房子是怎么買的”
要知道,他們這邊的城市可不是那種小城鎮,這是繁華的大城,買房子的銀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湊起來的,這房子說不定還沒分家之前,二房就已經攢了不少銀子了。
顧老大當然聽得懂妻子的言外之意,“反正不可能是家里掏的銀子買的。”家里那錢光是供老二讀書都費勁。
楊氏白了他一眼,“我當然知道了,我就是跟你說說,又不是要去找老二他們鬧事,還不能讓人說了”自己房里人,她討論討論又咋了。
她好奇啊
這猛不丁的就在城里買房了,要不是知道不合適,她恨不得讓人把所有細節都給她講一遍。
“是是,我誤會你了。”顧老大語氣求饒,他知道從知道會分家起,妻子就已經不再對二房有什么意見了,老二讀了那么多年,雖然花了銀子,但那是爹娘定下的事,老二要是考上了,他們全家都要沾光。
這不是簡簡單單說一句二房占便宜就能下定論的。
光想要有好結果,不想付出怎么行。
老二自己還弄了不少學費去讀呢,要是考上了,那不就成了他們這些人占便宜。
這些道理,他早早就跟妻子說過很多遍了,楊氏也早就接受了。
顧老大忙去想妻子剛才的問題,回答道“他估計是從私塾里那些少爺們那里得的銀子吧,老二不是一直都跟那些人交好嘛。”
除了這,還能有什么可能獲得那么多銀子。
因著顧家人都不是
經常去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