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的禮最重,銀子也給了上千兩,在四家當中,程家也是生意做的最大,最富裕的,另外三家給的稍微少一些,但整體也依舊十分豐厚。
一家人看得咋舌。
朱巧娘道“這些銀子都要怎么花啊”一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銀子啊。
朱巧娘還有顧常林都不是擅于做生意的人,也沒想出能做什么生意。
顧熠倒是能從陸升那邊拿意見,但他覺得沒必要這么累,他道“全都買商鋪吧,以后想做生意了直接就能用,反正自家的鋪子也不怕浪費銀子,不做生意就全都租出去,到時候姐姐陪嫁也拿一些鋪子走。”
顧常林跟著點頭,“小羊說的對。”
留下一些讀書要用的,以及應急的就夠了。
兩人都同意了,朱巧娘也沒什么意見。
這事就這么定了。
程家雖說那天讓其他人走了,但面對這么大的誘惑,還是有不少人心動,尤其逸才書院里面,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眾多,這些人里,可并不是每一個程家都能壓下去的。
大家討論著“現在應該不行,顧熠都說了自己這段時間要備考,不能打擾。”
到底不是去跟人結仇,大家都清楚鄉試的份量有多重,在顧熠說了之后,幾乎就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打擾人家了。
“你們說他該不會鄉試完直接去京城參加會試和殿試,然后當官走了吧”
那他們想再多也沒用了。
有人遲疑道“應該不至于吧,他那個樣子,一看就是沖著六元及第去的,他年紀
還這么小,要是這么快就繼續考,那能有把握嗎”
dquordquo
請吃一碗草莓提醒您你們父子別太離譜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鄉試考完,就是舉人了,而鄭夫子就恰恰是個舉人。
而私塾相比,逸才書院就要厲害很多了,里面有不少的夫子,想學各個技能都有夫子可以教,還有大儒來授課,完全足夠支撐人學到殿試去。
甚至在這里,考得好還能有獎勵。
大家估摸著,就算是沒人邀請,顧熠考完應該也會過來,在周邊所有城池,逸才書院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在全國范圍內,逸才書院不算什么,最出名的也不是這個,但關鍵逸才書院離家近啊,顧熠應該也不會愿意跑大老遠,去回家都得花幾個月的地方。
家中,顧常林也在問兒子的打算,“你鄉試考完,要去京城參加明年的會試嗎”
顧熠反問道“爹你呢”
和大家猜想的顧熠劍指六元不同,顧熠其實沒這個想法,他從頭到尾,只是想跟著自己爹一起上學,一個考試罷了。
至于名次,能考好自然不錯,但要是沒有好名次也無所謂。
只要他在該盡力的時候盡力了就行了。
顧熠并不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地方。
顧常林道“我先把鄉試考了再說,考中了再看看要不要去。”他對鄉試都沒什么把握。
顧熠嗯了一聲,想著得給他爹摸個底才行,鄉試他覺得他爹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大,但會試就不知道了,萬一到時候他考上了,他爹沒考上,那就不美了。
他想父子倆步調一致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