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費思琴到底應該怎么辦”
這一下,所有人都犯了難。
就連最有主意的趙向晚都不知道應該怎么處理。
朱飛鵬找來法律條文,讀給大家聽。
“根據刑法第18條,第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第二,間門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讀完之后,朱飛鵬問大家“費思琴屬于哪一種情況”
黃元德猶豫著說“應該是第一種情況吧畢竟她這屬于明顯的解離癥,主體人格也并不希望發生命案。”
何明玉全程傾聽了艷艷的犯罪過程描述,不同意黃元德的意見。
“我覺得不應該歸屬到第一種情況。費思琴有三重人格,第一重人格木木學習成績不好,但因為高考估分說了謊,眼看著馬上就要出分,說的謊言就要露餡,因此向冰冰求助;第二重人格,也就是主體人格冰冰也無法處理這件事,于是和第三重人格艷艷溝通交流。雖然艷艷對冰冰有所欺騙,但不否認冰冰同意了她的建議約人上門搶劫,并傷害家人,以掩蓋木木說的謊。”
眾人聽得一頭霧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簡單一點說。木木、冰冰、艷艷聽得我腦殼疼。”
何明玉白了眾人一眼“現在你們能夠體會到我在醫院詢問費思琴時,那種痛苦吧也虧得趙向晚頭腦清晰,還能主動控制把艷艷逼出來。如果艷艷不說,誰也不會知道這起兇殺案的起因,竟然是因為高考估分的一個謊言。”
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圓。
一步錯,步步錯。
很多人,就是因為簡單的一個謊言,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泥沼。
重案組的人,都在審訊室聽過類似這樣的懺悔。
我只是想讓她說出銀行卡密碼,可是她不停地喊,我只好捂住她的嘴,然后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就沒氣了。
我一開始只是想開個玩笑,沒想到他當真了,他那么多錢,拿一點也沒什么吧
我撞了人,我害怕,我想走的,可是他拉著我的腿,說要告我,我一害怕,就把他推開,倒車把他壓死了。
我是爸媽的驕傲,怎么能讓他們知道我這次沒有考好可是他們非要看成績單,我一著急,把他們都殺了。
何明玉說“起因是木木的謊言,艷艷征得主體人格冰冰的同意開展行動。行動期間門,艷艷頭腦清晰、動機明確、考慮周全,完全具備行為能力,所以我覺得,應該是第二種情況,應該判刑手刃父母,這樣的女兒留在世上也是禍害”
只要一想到艷艷轉動手腕,輕描淡寫地描述殺人過程,何明玉就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