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把刀刺進費永柏左胸,看著他震驚、恐懼的眼神,我神清氣爽。偏偏費思章那小家伙討嫌,死就死吧,他倒在地上了,喉嚨口咕嚕咕嚕往外冒血泡泡了,還沖我伸出手,傻乎乎地喊了一聲姐。”
如果說,費永柏、屈薇歌有做錯的地方,那稚子何罪費思章優秀、陽光,既聰明又勤奮,看到爸媽不讓姐姐玩洋娃娃,悄悄幫她藏了一個在自己的玩具箱里。
因此,何明玉覺得費思琴不值得原諒。
祝康是折衷派“我個人覺得,費思琴應當負刑事責任,畢竟的確是她引狼入室,自導自演了一出搶劫案,造成兩死一重傷的嚴重后果。但考慮到她有精神疾病,而且主體人格無法完全控制自己行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三種觀點,莫衷一是。
最后還是高廣強舉起雙手制止了大家的討論“好了好了,判刑是法院的事情,咱們只要負責把人抓到,證據收集齊全就行。”
兩天之后,醫院打來電話,費永柏醒了。
高廣強帶隊,朱飛鵬、何明玉、趙向晚四人前往醫院詢問案發過程。
費永柏講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費永柏是大家族出身,祖上出過不少舉人、進士,將禮義廉恥這四個字深深刻在了骨髓里。兒子科舉致仕,女兒嫁人持家,按照這樣的標準進行教育,卻屢屢受挫。
兒子倒還好,苦讀書、讀書苦,即使科舉不成,識字算數當個幕僚、養家糊口綽綽有余。
女兒就有點難搞。費家女兒漂亮嫵媚,骨子里帶著股熱情、浪漫的勁兒,即使嚴格管束依然壓制不住。雖然自小往她們腦子里灌什么從一而終、女子無才便是德,依然改變不了她們對愛情的向往與渴求。
丈夫死了就該守寡,點著油燈數黃豆,誰說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遇到自己喜歡的不能嫁,誰定的
年紀大了就該清心寡欲,哪個規定的
一代又一代的反抗,讓費家宗族的族長們慌了神,更加刻意打壓。
裹小腳、纏胸,讀女誡,不聽話就跪祠堂、打手心、動家法,嚴重的那就索性深塘,一死白了。
總之,不能壞了費家百年清譽。
鴉片戰爭之后,費家漸漸離散,一拔人去了海外,一拔人留在國內。費永柏這一支留在星市安下了家。
1948年,費永貞出生。兩年后,費永柏出生。
解放之后,費永柏的父親費孝英因為曾是燕京大學的大學生,雖然沒有如期畢業,但國學底子強,留在星市師范大學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