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辦下來了嗎”宋曄沒有馬上離開,倚在門邊聽她們說話。“可能這幾天吧。”沒到手的錢,她也不能確定。“真的能貸到三十萬”林沐茵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林薇拄著下巴,應該能更多吧。
“信貸部門核定的區間是3050萬。”楊炳榮將報告給到面前的老人。對面的老人看起來五六十歲的年紀,有些富態圓臉,看著精神頭很好。他將資料壓在手邊,問“然后呢”
“我最后追加到了八十萬。”楊炳榮回道。
老人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點在紙張上“這回禮是不是有點輕”
楊炳榮說道,“林小姐似乎也沒有提別的要求,相信這不會是她的第一筆貸款,以后還會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機會,如果”他頓了一下,那時候的恒生還是我們來當家的話。
老人閉了閉眼,強行壓下眼中的哀慟,過了一會兒,才笑道“你這么說我也期待她接下來的動作了,賀老昨日和我說林小姐有青云之志,心智成熟,懂取舍之道,心思活泛,敢于打破常規,這十分難得,只是在港城的地界上,單單這些還不夠,她沒能繼承林赫英女士的狠絕,大概要吃些苦頭。
她有助恒生脫困的辦法,雖然一時無法驗證,但至少聽起來,可信度很高。
但她卻不懂待價而沽,沒有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站在恒生的角度多一條路,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作為一個商人,只能說還是年輕。哪怕他與賀新多年關系,這次幫忙也不是無償,送了對方重禮,還要欠下一份大大的人情。
“你怎么看”他問楊炳榮。
楊炳榮笑道“說不定林小姐會有出人意表之舉,我很好奇,林小姐會用這八十萬來做什么”
如果按正常的流程,她應該多招一些電工,將這批電器快速修好,然后再找渠道出貨,可以找商鋪寄賣,也可以便直處理給鴨索街的商戶。
但她會用這八十萬用來做什么多少讓人有些好奇。
做什么
林薇從來沒因為花錢的事情愁過。花錢是最容易的事情,錢一到手,店鋪就開始裝修,聯系好的工人進場,一刻都沒耽誤。
有宋曄幫她盯著,林薇很放心,開始著手廠房這邊的工作。
八十萬的第一筆支出,林薇并不是用在中環的奶茶店上,而是買了一個果醬生產線。工廠離他們的電器倉庫不遠,林薇還是當初和電工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碰到的。工廠老板愁苦得快要跳樓。
廠子原來的機器壞了,新買的機器他們不會用,日本專家來了兩次,可人一走,機器就是不動,原本果醬的生產技術就不高,一停產客戶就都沒了,還有貸款壓力,這么挺了幾個月之后,遇到林薇,老板便將廠房一起賣了。
她也沒讓宋曄幫忙講價,本身屬于撿漏,她也不想再給老板的生活雪上加霜。
她的原則一向是自己不能吃虧,但也沒必要讓合作對象吃虧,你死我活都是和對手拼的。
23萬港幣,兩條生產線,一個占地800多平米兩層高的小廠房,林薇的大頭出在了廠房上面,工業用地這會兒很便直,比商業用地便宜了十多倍。
如果有需要,林薇還可以加蓋廠房。
林薇檢查了生產線,倒也不怪老板不會用,原本的生產線是單純的果醬加工,原材料是半成品的罐頭,無論是桃子、草莓、蘋果、橘子都可以直接加工成果醬,但這條新的生產線是鮮果加工,直接從新鮮的果子開始,但這需要嚴苛的標準流程,蘋果也好,草莓也罷,都需要先人工處理成符合規格的質量大小,才能送入機器進行加工,并且因為水果種類的不同,高溫、壓榨等流程的處理時間也不同,這些說明書都沒寫,寫了他們估計也看不懂。
老板買生產線的時候聽人家說蘋果、草莓、橘子、菠蘿什么水果都可以,立馬動心,腦子一熱就買了。事實上,這還不如做單一的生產線,既然用來加工蘋果,那就不要再用來加工草莓,不然變來變去的考驗的也是工人的水平和耐性。
另外一條壞掉的生產線,修起來費勁兒一點,她在日本定了零件,這會兒日語終于有了作用,至少在電話交涉的這一環節方便了很多,可以直接和對面的技術人員溝通。
林薇最初想要的其實也不是這條果醬生產線,她真正想要的是一個粉圓加工廠。
別的材料都可以買,牛
奶、咖啡、茶葉、奶昔但是粉圓不行,現在沒有珍珠奶茶,自然也沒有作為“珍珠”的粉圓。
現成的生產線肯定是沒有的,但是可以做個簡易的加工廠,一個攪拌機,一個烘干機,最多再加一個真空包裝機,剩下的戳圓、裹粉、分裝等流程由人工完成,也就齊活兒了,現在的人工非常便宜,甚至比買機器劃算。
果醬生產線完全是個意外,但好處是可以方便她對果醬風味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