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徐州會戰緊接著就是武漢會戰,上海特務機構會大做文章,怎么反而風平浪靜起來了?
“還有一個情報,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說。”
“在你回來之前,日本陸軍上海特務機構附近,爆發了一場槍戰。”吳靜怡平靜地說道:“根據巡捕房的口供,據說是有暴徒襲擊該處,結果被保衛打死。可是我們的調查,卻完全不是這樣,死的人,是費耀謙。”
“誰?費耀謙?”孟紹原一怔:“費耀謙去打日本特務機構做什么?”
“當時我也覺得非常奇怪,所以調動一切關系得到了一些情報。”吳靜怡很快回答道:“廖宇亭被日本人抓了。”
孟紹原這次是真的完全怔住了。
日本人抓了廖宇亭?
為什么?
廖宇亭做了什么?
“日本人對此封鎖的非常嚴密,再具體一些的情報我也不清楚了。”
日本人抓廖宇亭,里面肯定有文章,一定要盡快聯系上田七。
“我知道了。”孟紹原不動聲色:“其它呢?”
“昨天,戴處長親自給你來了一份密電,讓你回到上海后立刻執行。”吳靜怡把一份電報放到了孟紹原的面前:
“6月26日,將會有一批特殊客人到達上海,我們的任務是將其順利的送到武漢,參與武漢保衛戰。”
“特殊客人?誰?”
吳靜怡神色凝重:“Z計劃!”
Z計劃!
孟紹原的神色也變得沉重起來。
Z計劃,中蘇合作絕密計劃!
再說的具體一些,指的是蘇聯志愿援華航空隊!
蘇聯與中國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給予中國大量的秘密援助,從根本上說也是出于自身利益。
即便這樣,對中國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蘇聯是抗戰之初第一個向中國提供援助的國家。
淞滬會戰爆發的第二天,蔣介石就向蘇聯駐華大使遞交軍火供給協議的草案:要求蘇聯在一個月內向中國提供350架飛機、200輛坦克和236門大炮,同時還要向中國派遣蘇聯飛行員、航空技師、炮兵和坦克手,以訓練中**事人員。中蘇之間很快達成了貸款和軍火銷售協定。蘇聯分三期向中國貸款2.5億美元。
緊隨其后,大批的蘇聯軍事裝備輸往中國。
蘇聯把自己空軍的當家機型給中國送來了。
不但是性能出眾的先進飛機,蘇聯還同時派來了優秀的飛行員。蘇聯國防部長伏羅希洛夫在1937年9月接到了命令,要求召集最好的志愿飛行員,向中國派送戰斗機和轟炸機。名義上是“志愿飛行員”,實際上完全是以軍事命令的形式抽調,這些飛行員來自蘇聯各地,多為經驗比較豐富的飛行員,其中還有一些空軍試飛員。
為避免刺激日本,蘇聯對中國的援助極為隱秘,甚至在蘇聯內部都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整個援助計劃用“Z行動計劃”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