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部的部長、次長之間,正為接收上海公共租界的法院勾心斗角,屬于汪記國民黨的政務次長汪曼云,便抓住這件事攻訐屬于投偽的青年黨的部長趙毓松,說青年黨受賄。
趙毓松為了撇清自己,也想藉此禍移東江,便對汪曼云說:“上海的情況你比較熟悉,我看這件事還是你派人去査一查吧!”
趙毓松的意思是,你派的人,也決不是不偷腥的貓,讓你也陷進去,看你怎么辦?
汪曼云無奈,只好硬著頭皮派部里的參事彭柴到上海徹查。彭柴是司法界的前輩,汪曼云的老師,20年前轟動上海的浦東林塘張欣生弒父案就是他經辦的。
據說在操守方面還是比較好的,所以汪就派了他去。汪曼云還怕彭控制不住自己,告以就里,鄭重囑咐千萬別岀岔子,隨后自己也到了上海。
徐翔茹救子心切,單在法院方面就花了20萬元。這筆錢,院長、庭長、推事、檢察官以及書記官長之間怎么分不得而知,可是所有的書記官,卻沒有掰著蟹腳,分到一個大錢,內部鬧了起來。
所有的書記官,以法院同仁會書記官的名義,開了一個會決議要徹查此案,目的是脅迫院長拿些贓款出來,使所有的書記官也能沾點油水,否則就把它揭露出來。
寧愿敲破狗食盤,大家吃不成,也算岀了一口氣。
后來,審判記錄簿落到彭柴的手里,使司法行政部要推翻這個案子的判決,有了根據。汪曼云知道這案子有李士群參與操縱,他與李既是結拜兄弟,又是李的副手,急想置身事外,便與彭柴拿了記錄簿回到南京,向部里交差。
趙毓松根據這本審判記錄,命令上海江蘇高等法院第三分院首席檢察官喬萬選提岀上訴。
可上海第二特區法院院長孫紹康,因有李士群的撐腰,,便有恃無恐,說喬是違法干涉審判,竟然出拘票要捕喬萬選。
喬萬選這時也探知孫紹康的背景是李士群,知道這兇神惡煞是惹不得的,嚇得逃到南京,躲在糧食部長顧寶衡的家里。
短兵相接的陣勢既已擺開,司法行政部只好硬著頭皮應戰,將有關辦案的院長、庭長、推事、檢察官等,一律撤職拘案法辦。
這一下居然把孫紹康、袁孝根等人嚇跑,逃到杭州一個特務訓練班里當教員,在李士群的庇護下免遭逮捕。
這一個回合,李士群算是吃了敗仗。、
為了報復,他便使岀特務手段,制造假情報給汪精衛,說青年黨由司法行政部常務次長李守黑主持,也在上海辦特務,其矛頭顯然是對著我們的。
并搜集了許多青年黨攻擊國黨的小冊子,一并送上。
汪精衛組織偽政府所以要搜羅青年黨這批黨棍子,無非是用以作為多黨政治的點綴,裝裝門面而已。
汪精衛的排他性是很強的,于是把趙毓松調到冷衙門考試院檢敘部當部長,坐冷凳。
為了華美藥房殺兄案,李士群用盡力氣將青年黨的趙毓松趕出司法行政部。
這樣,汪曼云不僅出了一口氣,而且還想乘機取趙毓松而代之。
孟紹原聽到這里,忽然說道:“為什么不能我老子坐上這張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