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最后一遍提醒乘客關閉手機,池漪掛斷電話,從拎包里抽出一本書。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大部分時間花費在飛機上,所以沒有像別人一樣去看外面的黑夜。
雙手捧住書本,神色專注在閱讀。
謝韶筠好奇看了眼,很快挪開了視線,因為這本書籍名稱叫顱內腫瘤精現代腫瘤臨床診治叢書
供神經內外科醫生及相關專業人員參考的書籍,專業術語繁多,謝韶筠不懂池漪什么時候開始有了當醫生的夢想。
她應該看了很長一段時間,翻到上一次做標記的地方,是第三百四十二頁。
還有兩三頁這本書,就會被翻看完畢。
“你也是醫生嗎”聲音是從旁邊座位上發出來的,頭上打了發膠,頭發花白,笑容溫和的中年男人,謝韶筠在看他的第二眼,認出他來。
這位是死前勸她入院治療的那位主治醫生。
不過醫生沒有認出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池漪,遇到同等愛好的人,他仿佛對這本書很有交談的欲望。
從側邊掃了眼池漪在書籍上做的筆記,與她交談說“從病理學角度來說,癌癥晚期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多器官功能衰竭,很少能夠被完全治愈,不過患者主動接受化療,壽命可延長13年。”
醫生問池漪“你是哪家醫院的醫生”
"我不是醫生,"池漪抬起頭,看到醫生正臉,愣了一下,她問他“我們是不是哪里見過。”
池漪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不過那天坐電梯的場合里,因為有謝韶筠,所以池漪能夠回憶起電梯里所有的人和事,包括這位醫生。
醫生迷茫看著她,說沒有見過。
隨后沖她溫和的笑了笑“可能我接觸的病人、病人家屬有很多。或許說說看,你有家屬是南城中心醫院顱腦內科的病人嗎”
池漪把手上書籍合上,身體側向醫生這一邊,與他面對面坐著,隨后緩慢地、安靜地看著醫生的眼睛。
謝韶筠聽到池漪這樣問醫生“我是謝韶筠的愛人,您還記得她嗎”
醫生眼底的笑容消失了,他看著池漪,沒說話。
池漪無視了他突然冷卻的表情,她說“2023年,9月26日,下午一點,我們在中心醫院西區住院部,東側電梯里遇見。”
醫生的眼角爬滿了魚尾紋,抬頭時,有個水滴狀的豎紋,應
是見多了生死別離后,在每一回遇見與池漪經歷相似的家屬時,都會下意識皺眉所致。
但對于池漪,他沒有初見面的溫和。
應當很不待見她,沒有告訴她要節哀,且保持著疏離長久沉默著。
池漪擁有熟練老道的談判技巧,她知道用什么樣的話能夠打動醫生。
也沒有很刻意,陳述句而不是疑問句,完整敘述了一遍那一天兩人遇見時,發生的短短一分鐘內的事情。
她沒有用多少修飾的詞語,或者個人主觀的形容詞,只是很樸實的在敘述,她看到的一切。
電梯的品牌是西門子、銀灰色的色澤,電梯在三樓停靠,醫生穿了一件白大褂,里面是范哲思的襯衣,皮鞋有些臟,濺射了一點泥點
畫面描述的過分真實,讓人一下子拉入了那一天的回憶。
池漪說,醫生在第十秒看著她欲言又止,又是在第三十六秒的時候,對謝韶筠說叫她去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