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半山腰的一處別墅里。
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太太正在看報,她手里拿的全是大陸這邊的簡體中文報紙,每一期三份,兩份留著做剪貼簿,一份留著存檔。
茶幾上則擺著零星的幾份香江的繁體中文報紙。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金邊眼鏡,拿起自己的剪貼簿,將一則又一則有關漢奸的新聞剪貼下來,整理成冊。
再把一則又一則有關紅色資本家的討論會報道剪下來,另外成冊。
老人家時不時嘆口氣“阿澈啊,你舅父那邊到底安不安全哪,要不你再打個電話問問要是國內風聲太緊,就讓他到咱們這邊來吧。自家骨肉,我跟他也有二十幾年沒見面了,聽說最近又認了個什么小孫子回來,也不知道寄兩張照片給我看看。”
“媽咪啊,不用麻煩的,我已經讓老姜哥把他的照片寄過來了。”師澈拿起一個牛皮紙封信,撕開后拿出里面的照片,笑了,“果然跟阿震哥的兩個大仔長得很像哦。”
“快給我看看。”師黛薇把照片接過來,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卻叫這張照片瞬間撫平。
她笑得合不攏嘴“哎呦喂,超靚仔的,難怪你阿震哥一個勁的在電話里夸。”
“媽咪啊,那我是不是就不用姓師了”師澈五十多歲了,還是喜歡逗他老娘尋開心。
師黛薇捶了他一拳頭“不可以的,當初跟你舅父說好的,要是戰火里走散了,就讓我這一支直接隨母姓,免得把師家的傳承給斷了。現在雖然認了個靚仔回來,可他是當兵的,老師家的絕活他是一竅不通,還得指望你和阿瀾去傳承啊。”
師澈心里明白,他只是逗他老娘玩兒。
師家祖上一開始只是名不見經傳的銀匠。
自明朝開始,某位老祖宗天賦異稟,所設計和打造的金銀首飾成為江南一絕。
由此被八大局的銀作局選中,成為了一名監工。
銀作局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所設立,專門負責給內府打造金銀器用,是明朝最重要的金銀器制作機構。
自那一位老祖宗開始,師家歷代便在銀作局扎根了。
一開始只是小小的監工,后來便一步步成為了僉書、管理,后面又有好兒郎做到了副使,正使。
再后來,師家出了位狀元,曾官居從一品,成為了師家族譜里最閃耀的星星。
不過那位老祖宗比較倒霉,趕上了堡宗作妖作出來的土木堡之變,跟著皇帝一起被擄走了。
后來歷經艱辛回來,家里的孩子差點死絕了。
為了保住祖宗傳承的技藝,這位狀元祖宗便定下規矩,如果遭遇亂世,傳承面臨斷代的危險,則可由女兒招贅,贅婿冠妻姓,子女從母姓,將家族技藝傳承下去。
師黛薇就是在這樣的亂世,招了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