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說歸說訓歸訓,可翌日一早就派了小成子去門口等著,要四爺回來后第一時間告訴他。
甚至因這件事,他白天看書寫字都沒什么心情。
一直等到了傍晚,弘歷才聽說四爺回來的消息,連忙帶著書本去找四爺。
比起弘晝來,他一直是個委婉含蓄的,如今更是借著有功課弄不明白之由去找四爺的。
四爺自知道他前來的目的,卻是揣著明白裝糊涂,耐心為他解惑。
到了最后,弘歷果然沒有要走的意思,直道“阿瑪,您可是還在生弟弟的氣昨日之事弟弟雖有錯,可在我看來,卻是年壽錯處更大。”
他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說出來之后,更是道“阿瑪,您想啊,弟弟平素雖驕縱了些頑皮了些,可他長到這么大,有先開口罵人動手打人的先例嗎”
“弟弟一向聰明,明知道他們寡不敵眾,難道還會上前挑事不成弟弟又不是個傻的”
“可見弟弟昨日是忍無可忍。”
四爺微微一愣,只想起昨日喜嬤嬤與自己說的話,說是弘晝賭錢不說,更是仗勢欺人。
當時聽到這話時他就不大相信。
誰知后來聽到弘晝那番話更是氣昏了頭,如今回想起來,這件事的確是疑點頗多。
他道“昨日發生的事,可是弘晝與你說的”
弘歷重重點了點頭。
四爺不疑有他。
相較于外人,他自然更相信自己兒子。
當然,他存著一顆不污蔑任何人的心,還專程派人去斗蟋堂打聽了一番。
這才真相大白。
事已至此,到底是年壽撒謊,還是年羹堯福晉撒謊,亦或者年福晉搗鬼對四爺來說都不重要,這幾個人在他心中乃是蛇鼠一窩。
畢竟在四爺心中,這幾個人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四爺雖知道昨日之事有些許誤會了弘晝,但在他看來,弘晝這頓打挨的是一點都不冤枉。
況且,昨日那頓板子能叫挨打嗎
比起當年皇上懲處他們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四爺也有心晾一晾弘晝,畢竟弘晝的膽子太大了些,十三四歲就賭起錢,誰知道以后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而年羹堯很快也從年羹堯福晉嘴里知曉了這件事。
年羹堯福晉足足等了一日,見太子府并無任何動靜,這才敢將這件事與年羹堯說。
不然以她對年羹堯的了解,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情來,最后更是道“弘晝小阿哥得皇上與太子爺喜歡,性子難免驕縱些,我已經與年壽說過了,這里是京城,貴人多的很,可不是四川,更不是西北,還是小心為好。”
“這件事雖是弘晝小阿哥的錯,可皇上與太子爺不怪罪就已是阿彌陀佛。”
年羹堯本就脾氣火爆,再加上對弘晝厭棄,一聽這話更是炸開了鍋似的“就算那小崽子是皇孫龍子又如何就能不講道理”
“若提前要我知道這事兒,我定要去太子府好好理論一番。”
“這事兒就算了,若是再有下一次,我可不會這樣好說話。”
皇帝重長子,百姓疼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