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是中秋,家家拜月飲酒同歡。
若是在東京城,
中秋徹夜不禁宵,
百姓們可以在各處瓦子娛樂。不過在津陽縣,就沒那么多去處了。
高家被查后,東城和西城兩處瓦子幾乎歇業,皆因兩處地方都是高家的產業,全被抄沒歸公。是以,津陽縣的百姓這個中秋過得些許冷清。
但津陽縣衙內,卻另是一番光景。
縣衙西邊有處不大不小的池子,池邊桂樹成陰頗為開闊。蘇綰早幾天前就收拾出來,還讓人搭了座涼亭。
這會兒,眾人坐在亭中吃餅,月光落在池中殘荷上,輕柔寂靜。
“這是什么餡的”陸安荀捏起塊如茶杯大小的月餅問。
“五仁的,你嘗嘗。”蘇綰說。
祁淵視線落在盤中月餅上,見上頭花色和紋路特別,也拿起塊細細探究。
這時,蘇嫻在一旁低聲解說“這種叫月餅,其上有福、祿、壽、禧等吉祥字樣。制作法子也簡單,先在木板上挖槽雕花以作模具,然后將包好餡的面餅放進去印制成型。”
聞言,祁淵轉頭看了她一眼。
這一眼,似笑非笑,莫名令蘇嫻臉熱。
自從上次在馬車里不小心靠他肩睡著后,她跟祁淵的關系似乎變得怪異起來。
說不清哪里怪異,但每每面對祁淵令她感到難為情,他一個動作或眼神總能讓她覺得別有深意。
適才見他研究月餅,她只是順口解釋罷了。他看她做什么
莫不是覺得自己刻意親近
所幸蘇綰拯救了蘇嫻,她開口說“我大姐說得沒錯,模具做餅其實在百姓之家很常見,只不過她們不以此做月餅。”
本朝沒有月餅之說,五仁月餅是蘇綰自制的。她請工匠做了各樣的模具,有祥云圖案的,也有花鳥魚蟲的,皆如茶盞大小,好盛在盤中與眾人分食。
蘇嫻和陸安荀還好,以前也吃過蘇綰做的月餅,而且也清楚她慣來愛做這些吃食,對她這些新奇的吃法已經見怪不怪。
倒是祁淵,頗有些新鮮。素來不重口腹之欲的他,也忍不住把一整塊吃完了。
“味道不錯。”他惜字如金地點評。
陸安荀瞥了他一眼“喜歡”
祁淵點頭“自然是喜歡的。”
陸安荀將手上的一塊遞過去,狀似隨意道“那你多吃點,這月餅我吃了很多年。除了五仁,還有蓮蓉、豆沙、蛋黃、紅棗等等,滋味不一,樣樣可口。”
“”
祁淵又豈會聽不出他語氣里滿滿得意
多吃幾種餡料的餅子就能讓他炫耀至此,出息
但轉頭瞥見蘇嫻低頭含笑,他也跟著心情好。
“中秋賞月,必不能少了酒。”蘇綰說“這是昨日海籮送來的竹葉酒,她母親親手釀制的。我嘗了口,還不錯,你們也嘗嘗。”
她給自己和陸安荀倒了兩杯,然
后問祁淵“祁大人可要吃一杯”
在她的印象里,祁淵這人除了辦案其他的一概不感興趣,不論是酒還是美食。
卻不想,祁淵點頭“可。”
蘇綰給他倒了一杯,轉頭又問蘇嫻“大姐呢也吃嗎”
蘇嫻慣來不會當眾飲酒,除非長輩所賜。但若遇中秋,她私下會在院中小酌。今日遠在千里他鄉,且月色難得,她點頭“好,我也嘗嘗。”
一杯清酒遞過來,里頭水光蕩漾,倒映著月光。
蘇嫻默了默,作詩“風吹落葉聲,蕭瑟動秋情;一夜涼于水,流螢滅復明。”
“好句”
祁淵忖了忖,也作道
“天高月色凈,海闊雁聲殘;獨倚蓬窗久,飄飄桂子丹。”
陸安荀細品了會,一杯酒下肚,沉吟
“客舍新豐酒,家山萬里心;
青溪千樹遠,白雪一村音。
老鶴無人語,寒雞隔竹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