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虹笑道“那師父當時便對兒子說了,引來爭斗的人便是兒子命中貴人,只要將貴人請入府中,一世善待方可破解。”
薛母先念了句“阿彌陀佛”,聞言又道了句“佛祖保佑”。
薛虹繼續道“兒子見那人是位十二、三歲的姑娘,如何能名不正言不順地請入府內又見她處境險惡,情勢不等人,慌促之下只得替媽媽認了個女兒。媽,您就原諒兒子則個,別生氣了嘛”
薛母拍著他的胳膊道“既是貴人,合該如此,日后若當真破解了厄運,還要到西霞寺好好還愿一番。”
母子二人正說話間,婆子們在外稟道“太太,姑娘接回來了。”
薛母聽到貴人到了,忙站起身,親自迎到門口,眾婆子、丫鬟已擁著一位少女進來,打眼一瞧,心底先滿意三分。只見那姑娘,破衣舊衫,卻有十二分標致;嬌嬌怯怯,自帶一股風流。
當下喜得一把拉住女孩子的手,攜了在榻上坐下,問了出身、年歲,女孩子卻是都記不得了,又引得薛母三分憐惜。
餅二嫂伶俐,見英蓮投了薛母的緣,便在一邊說些英蓮人品如何可貴、拐子做事如何狠毒的的話來,引得薛母又是愛惜又是可憐,對英蓮的疼愛之意漸漸升至頂格。
她拉著英蓮好一番唏噓感嘆,才拭去眼角淚水,著人賞了餅二嫂金銀、點心果子,請她代為答謝各位鄉鄰。
餅二嫂大喜過望,不住口地夸贊“奴家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見到這樣親厚的人家,這樣活菩薩一般的太太。太太這樣的大恩大德,必保佑公子小姐們一生順遂如意、福澤綿長。”
一席話哄得薛母眉開眼笑,又額外賞了她兩件衣裳。餅二嫂跪地謝了,又要給薛虹、英蓮磕頭,被二人扶住了。
薛虹另外替英蓮賞了個金稞子,直把這個市井婦人感動得淚灑于地,絮絮叨叨地說了英蓮許多好話,才依依惜別,回去后自是感恩戴德地替薛家宣言善跡不提。
卻說那呆霸王薛蟠,在外與人斗雞落敗,滿身怒意回來,又聽薛鯰一頓添油加醋,把失了丫頭的事兒全盤推在薛虹身上,更是火冒三丈,沖進內院,照著薛虹劈頭叫道“你個小兔崽子,如何擅自管大哥家事”
薛虹正陪薛母吃飯,早已站起來向兄長行禮,薛母擱下筷子怒道“好混賬我還活著沒分家呢,怎么就與自己兄弟你家、我家起來”
薛蟠自知失言,卻繼續梗著脖子道“兒子已經這般年紀,買個丫頭還要束手束腳嗎母親,弟弟不敬兄長,你如何還要縱著他”
自古不孝不悌是大罪名,何況對于薛虹這般剛考過鄉試的舉子來說,孝悌德行更是至關重要。
薛母氣得一拍桌子道“說得甚么混賬話你兄弟是我讓他去的,收了蓮丫頭做義女也是我的主意,你若是不滿母親、兄弟,我們搬出去就是,沒得在這兒礙你的眼”
薛蟠急得直瞪眼,竟一時忘了怒氣源頭,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薛虹見機忙上來向哥哥賠不是,倆兄弟一貫親厚,薛虹又言辭誠懇,薛蟠也只得罷了。
薛母又讓人請英蓮來與長兄廝見,薛蟠見英蓮綾羅、釵環加身,眾丫鬟婆子捧鳳凰一般簇擁而來,愈發顯得楚楚動人,更是恨得咬牙切齒,只是礙于兄妹情分已定,少不得捏著鼻子認了,勉強給了英蓮兩匹布做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