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讀卷官將擬訂的前十名試卷進呈御前,由皇帝排定最后的名次,拆開彌封,勾選出一甲三名,二甲七名,并傳這十名中選者進殿面圣,這便是小傳臚。
傳臚大典當日,連綿數日的春雨終于停止,大典得以在太和殿舉行。
薛虹等十人行完三拜九叩大禮,站起身來,皇上第一句話便問“哪一個是薛虹”
薛虹出列,跪下答應。
皇帝有些驚奇“你抬起頭來我看看”
臣子不能以目視君,薛虹只能微微抬起下巴,垂下眼睫。
只聽皇帝愈發驚奇“如此年少嗎”他拿過薛虹的試卷,仔細看了籍貫與年齡,嘆道“剛剛十三歲,奇才,奇才呀不過如此年紀,做狀元卻是不太穩重”
誠親王出列奏道“父皇,這人前幾日以身撲壓天子試卷,非但不夠穩重,簡直是不夠尊重”
皇帝目光閃動“哦,竟有此事薛虹,你說怎么回事”
薛虹跪在地上磕了頭,才回道“回稟圣上,確有此事御賜之物有損傷風險時,學生雖身小力薄,也愿不惜此身,闔身護之”
皇帝饒有興味地笑道“怎么朕這太和殿如此不安生竟需要你闔身護之”
薛虹依然磕了頭,再回話“圣上之威,威在四海,在萬方,在天下黎民。臣子之用,在一政一策,一州一縣,一土一物”
皇帝哈哈大笑“話說得很漂亮,可惜有些難懂”
北靜王出列奏道“啟稟皇兄,此中內情,臣弟剛好知道一二,”他用一種說笑話的語氣繼續道,“不過是誠親王一時沒忍住,在薛會元的試桌上方打了個噴嚏而已”
皇帝哈哈大笑,薛虹無奈苦笑,誠親王強顏歡笑,眾大臣附和而笑,一時大殿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最終雖然沒有認定薛虹不夠穩重,到底他年紀太小,不足以鼓舞天下士子,皇帝換了原本的榜眼為狀元,探花為榜眼,讓薛虹做了歷來美男才能做的探花郎。
狀元是位年過半百的老學子,聽聞中了狀元,當場歡喜地暈了過去。
好不容易清醒后,薛虹與榜眼不得不扶著他率諸進士觀榜,之后又與榜眼送他歸第,直到交到會館官員手里才松了口氣。
榜眼是個模樣清秀的白面書生,名喚崔道之,暗暗向他豎起大拇指“探花郎真是深藏不露,愚兄都要累的直不起腰了,你這大氣也不喘一下,而且,”他聲音壓低了些,“我能感覺到,你那一邊受了大頭,厲害”
從狀元變探花,薛虹倒沒有如何苦惱,他最苦惱的是,北靜王屢次相助,他該如何拜謝又保持距離,前世經驗可知,北靜王是嫡系八爺黨,導致賈府跟著站了隊,才引來最后的抄家滅府。
薛虹中了探花,又是好幾天的慶祝。這天謝師宴后,薛虹把心中苦惱告知老師。
宴老太傅盯著他的雙眼,仿佛要看進他的靈魂“多一個貴人提攜不好嗎怎么就你跟怕鬼上身一樣,來一個推一個。”
薛虹早就想好了說辭,哭著臉道“學生年幼,卻也聽說,”他聲音壓低了一些,“聽說,因之前廢立太子的問題,朝中勢力繁雜。學生家有老母蠻兄,族里也有幾個需要照拂的弱妹幼弟。學生又沒有能力看清形勢,實在不敢瞎摻和,亂上船。”
宴太傅拈須笑道“你還記得初次見面情形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