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虹笑道“此葉雖落,明年又有新生,四季往返,生生不息。”
賈母嘆道“再有新生,卻不是今日之葉。”她轉向薛虹,繼續道,“古人說得好,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兩位國公爺創下這份家業到今天,也有三代有余,子孫中卻沒什么賢能有德的。兩府如今看起來是煊煊赫赫,便如這楓葉一樣,哪一天一場霜打下來,便全落了個干凈”
話未說完,眼中竟然滴下淚來,薛虹忙掏出絹帕,為老太太拭去眼淚。
賈母接著道“一間房子,若是只有處破損,還得修補。若是千瘡百孔,則非人力可以挽救。”
薛虹默然,在這個睿智的老人家面前,一切安慰不過虛妄。
賈母握住他的手,道“我老了,眼睛卻還好使。你是個好孩子,主意也正,未來必定不可限量。”
見薛虹要起身謙讓,老太太擺手示意他坐下,繼續道“大廈將傾,是賈家百年業果,只能自己承受。真有那一天,我若是咽了氣也就罷了,若是沒有咽氣,不過是把殘命一并陪葬。”
薛虹見她說得凄慘,思及往日慈愛、前世慘劇,不由得起身,跪俯在她膝下,仰臉勸慰道“您老人家一生積德行善、教輔子孫,必不會有那么一天”
賈母低聲道“我活了這大半輩子,已經夠了。最掛懷的,是我那兩個玉兒。寶玉男孩家,縱有磨難,終是會過去。只可憐我那外孫女,一生孤苦,又體弱多病,哪里經得住世事磋磨。若真有一天不好,好孩子,你看在老太婆的老臉上,拉他們一把,便是你積了大德了。”
薛虹含淚點頭“若是當真前路不幸,便是拼盡全力,我也會設法護寶玉和諸位姐妹周全。”
賈母聽他說“諸姐妹”,顯然不止黛玉一人,大為感動,雙手拉了薛虹起身,輕撫他稚嫩面頰“你還這樣年輕,家中又沒個好臂助,擔子重,前路難。我一個快咽氣的老太太,即使有心也使不上力,你多擔待罷”
寶玉等人遠遠站著廊下,看這老少二人,一時哭一時笑,都不解其意,多以為是離別傷心。
獨有黛玉,俏立一株楓林之下,早已淚珠滾滾,不能自抑。
薛虹搬出賈府后,與賈家來往減少,只過年時去給諸位長輩拜了年。賈府正忙著準備元妃省親,這個年過得也匆忙。
正月十五,是元妃省親的大日子,薛母早就被老太太邀去小住,也跟著拜謁了賈妃,回來向薛虹說起當日排場,言罷搖頭嘆息“銀子花得流水一般,卻不知要怎么補這個窟窿。”
轉眼到了夏天,淮河水患爆發,致使江浙一帶多處成災,數萬百姓流離失所,地方官員治災不力,竟然激起民變。圣人大怒,責令京城所有七品以上官員上疏奏事。
薛虹苦等的機會終于來了,他呈上了潤色已久的治災疏。
此疏是他針對前世的這次水災,綜古論今的心血之作,指望一舉成名,引起貴人注意,否則便只能再坐三年冷板凳。
呈上之后,也是忐忑了半日,不知能否有幸被圣人注意到。
三日后,一道圣旨降臨,調薛虹為六品道監察御史,隨同雍郡王水禛南下治災。
薛虹長出了口氣,終于搭上了正主了,治災疏被最該看到的人看到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