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本來搖頭晃腦,沉醉在和楊嬋并不互通的交流中。
哪吒走上前,打斷了楊嬋的念叨,拍拍她的肩,說“該下山了。”
楊嬋正看得專心,驟然被人打斷,還嚇了一跳,手里的木棍掉到地上,她一下子跳起來,然后看見了哪吒。
“你”楊嬋反應了一下,注意力才從八卦陣轉移到哪吒身上,“說完了”
哪吒點點頭。
楊嬋“哦”了一聲,也不細問,拍了拍手,走在哪吒前頭,做出一副能帶路的靠譜樣子,然后被哪吒拽回了正確的道路上。
白鶴還停留在原地,流連忘返。
哪吒轉過頭,看了白鶴一眼,那鶴立即昂了昂小腦袋,踩了踩石磚,做了個騰空的動作,掉頭就飛走了。
哪吒望著白鶴飛在天邊的身影,問“你跟它說什么了”
這白鶴隨侍太乙多年,早就修成了山中的精怪,因為這份機緣,太乙為他取名“金霞”,將它收為門外除哪吒以外的又一個弟子,雖不是真傳,但也受益匪淺,不過百年已經能夠修成人形,可惜這家伙不愛變成人的樣子,還是喜歡自由自在的山野,即便修成,也只做只野鶴。
按理說,作為太乙的弟子,應該見多識廣,怎么會因為聽到楊嬋說的話而表現得念念不舍呢
“沒說什么啊。”
楊嬋彎下腰,將地上的木
棍撿起來,指著八卦陣上的字,邊走邊說
“混沌生天地,陰陽輪轉,生其四象,萬物循律而生,循律而滅,是為自然。”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生。”
“于是,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艮為山,離為火,坎為水,兌為澤,巽為風。”
哪吒跟著楊嬋走的方向走,楊嬋不是按照八卦指向的方向走,她從乾跳到坤,而后逆時針跳著其他幾個位子走,跳出了個無窮的符號。
當腳步最后落到艮位時,山澗和煦的風忽然刮到哪吒身后,哪吒攬住楊嬋的肩,護在懷里,猛地回頭,卻發現什么也沒有,遠處只有太乙愈來愈近的身影。
“怎么了”楊嬋察覺不到這么細微的變化。
哪吒吸了口氣,剛想說沒什么,卻發現自己吐納之間,氣息竟比平時要松快許多,不由得驚奇。
他問“這些話你是從哪學來的”
楊嬋想了想,答道“具體記不清了,可能是我娘念叨給我聽的吧。”
看來,除了寶蓮燈,云華在無意之中還給楊嬋留了別的東西。
這是好事。
哪吒沉吟片刻,在楊嬋困惑的目光中,回了一句沒什么。
他帶著楊嬋下了山。
走時,太乙一直在山口目送他們。
楊嬋走在哪吒身后,不時回頭,發現太乙自見面以來慈祥的目光在對上她的時候,很不經意間,流露出居高臨下審判的冷色。
她想,這也是個高高在上的神仙。
不過如此。
她轉過頭,跟著哪吒毫不留戀地離開了這處凡人趨之若鶩的仙山。
乾元山上山困難,下山容易。
之前上山時,楊嬋感覺自己好像每向上踏一步,身體變回重一下,而此時,每向往下走一步,身體就輕一些,走到一半,她感覺自己似乎輕的可以飄起來。
她如同鳥一般,張開雙臂,在山風中,腳步逐漸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