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居于高坐,看底下其樂融融,臣子們互相恭維,倒也沒有不耐煩。
因心情不錯,他對臣子的敬酒來者不拒,沒一會兒,眼底便泛起輕微的醺意,然聽到趙高躬身稟報的話,又轉瞬間恢復清明。
“王上,蒙中郎的信。”
“呈上來。”
秦王政換了杯盞,抿下兩口蜜水沖去酒意,待趙高去掉兩卷竹簡的泥封,才接手查看。
因君王并無特別表示,朝臣們便沒有刻意停下聊天,但所有人的注意力無不在被高坐之上的人牽動。
當發現秦王政的眼神開始投向下方,他們自然而然住嘴,傾聽指示。
“蒙恬送來了兩種作物,趁著諸公卿都在,一并品嘗。”
君王說得輕描淡寫,好似尋常,其他人可不敢輕視。
趙高取走秦王政示意的第二卷竹簡,去少府傳達王令;朝臣們則是行禮謝過賞賜后,開始考慮怎么問。
“王上,”最先坐不住的當屬治粟內史,“敢問蒙中郎送來的是何種作物”
秦王政掃了眼竹簡,確定道“玉延,蹲鴟。”
什、什么
大部分朝臣皆是茫然。
治粟內史面色古怪,語氣遲疑地解惑道”玉延,當是災年饑民常用來充饑的糧。”
想到等下他們君臣要吃這東西,治粟內史體貼地把“野山根”換成“糧”。
“但這蹲鴟”
治粟內史表示自己才疏學淺。
倒是張蒼努力回想一陣,“咦”了一聲,行禮道“臣曾在大父的手札中見過蹲鴟的記錄,似是長于巴蜀之地的某種糧。”
別問為什么換詞,問就跟治粟內史同樣的理由。
已有兩位同
僚搶先發言,且上首的秦王政點頭表示認同,其他朝臣自覺不能顯得真才疏學淺,只能絞盡腦汁從各個方面來展開討論。
比如蒙中郎為什么要送來兩種充饑的“野物”。
是的,雖然很感謝治粟內史和張御史的體貼,但他們又不是傻子,不會聽不出來他們的潛臺詞。
比如夸贊蒙中郎在外還不忘關心民生。
比如heihei
王上,”李斯若有所思問,“這兩種作物可跟那位夏女醫是否有關系”
秦王政挑眉,反問道“如何認為”
李斯指指案幾上還沒吃空的碗碟,咳了一聲,委婉說道”那位女醫似乎對吃食頗有心得。”
其實李斯碗里的只是素面,他指代的是面粉背后的石轉磨,但秦王政看過蒙恬的信件,見狀不禁啞然失笑,玩味地道了一句。
“廷尉倒是跟她想到一處去了。”
李斯起初以為秦王政說的“他”是蒙恬,還疑惑什么意思。
直到侍者端上來新的餐食,他才恍悟“她”是指那位夏女醫
李斯暗自忖度,秦王政方才說起從未謀面的小女子,語氣卻很是熟稔的樣子。
嘶蒙中郎到底給王上寄了多少信夏太醫又在這中間出了多少力
默不作聲將夏稚唯的重要程度提高一個等級,李廷尉忍不住感嘆,果然還是得牢牢把握秦王政的信重啊,不然他得錯失多少機會
待餐食全部上齊,趙高回到秦王政身邊,展開記錄食譜的第二卷竹簡,朗聲為君臣一一介紹。
“刀削面、油潑面、炸芋片、炸山藥片、芋頭燉羊肉、紅棗山藥小米粥”
哈這都什么粗俗奇怪的食物
到底是何人令蒙恬如此重視,頻頻傳信王上
趙高面上微笑,心里很是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