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呢。
“利國利民”“幫扶黔首”的高帽子扣下來,再有章邯當面謙遜請教,公輸師徒還能怎么辦
只能捋起袖子認命干活。
沒事,他們本來對改造水車就有興趣,這也算是得償所愿吧
公輸師徒如此安慰自己。
〈61〉
稚唯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翻找那架小型連弩,并對不明所以的夏媼講解此事的嚴重性。
雖然她大父大母在多數時間都很冷靜,甚至背負著“韓國貴族后裔”的秘密不想讓她知道,但真論起對大秦的了解,或許他們都不如她。
聽完稚唯的解釋,夏媼擺弄著那架沒有得到養護而已經陳舊得不成樣子的連弩,皺眉道“這東西真能引起秦人的忌憚嗎”
稚唯并不意外夏媼的輕視。
所有的發明創造在弱小、萌芽時期,可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就像火藥,最初也因為威力不大而不受重視,進而得不到官方支持,研究改進的過程就變得非常漫長。
她這只連弩的傷害性很小,在夏媼看來確實如同玩具一般,或許拿出去,一些秦人也會這么認為。
但稚唯覺得這其中一定不包括某些軍事家和政治怪物。
“不管怎么樣,”稚唯決心道,“這東西必須先妥善處理掉。”
得虧現在還不是秦始皇回收天下兵器的時候,否則趕上被秦吏挨家挨戶搜查,那才是真的不好辦。
“東西好處理,”夏媼手上稍微一使勁,木質的連弩機身就幾近崩裂,“公輸子那里要怎么說呢”
“讓大父晚些時候跟他聊吧。”
搞技術的人在某些時候都比較單純而敏銳,公輸子曾經見識過夏翁的手藝,對他的創造理念有所了解,如今再親眼見過水車
恐怕對方已經察覺到除了夏翁之外,藏在水車制作背后的影子另有其人,并隱約懷疑是她。
但還是那句話,他拿不出證據。
稚唯暫時不準備暴露自己。
在面對大秦官府的問題上,墨家與公輸家面臨同樣的現狀,夏翁身為墨家子弟,由他出面提醒公輸子再好不過。
夏媼倒是好奇問女孫“阿唯不想把連弩交給秦國嗎”
“現在不行。”稚唯示意東方,“也不需要。”
秦國的下一目標就只剩下齊國,據歷史記載,齊王最后會投降,齊地黔首基本沒受戰爭之苦。
“而且我又不是秦人。”稚唯小聲道。
所有國家的黔首在她眼里都一個樣,在這場兼并戰爭里,她已經在醫學方面幫了秦國,軍事方面她就不是很想干涉。
夏媼倒是覺得無所謂“秦國大勢所趨,單單一個連弩的出現,并不會影響戰局。”
潛臺詞就是,齊國早晚會敗。
稚唯接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著急拿出連弩了。”
夏媼想了想,忽而笑著說出女孫的心思,道“多一種殺傷力武器,就會有更多人受傷的可能,這對整體戰局當然不會有影響,但對那個受傷的人來說,就是百分百的痛苦。阿唯是這樣想的嗎”
稚唯無奈道“大母,我是那么善心泛濫的人嗎”
“會為他人受傷而動搖、憂慮是好的本性,如何稱得上是泛濫”
對自家女孫開了十八倍濾鏡的夏媼堅定否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