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稚唯不爭論這個話題,嘆氣問,“今晚吃什么”
夏媼玩笑著反問道“不是你來做嗎大母又不了解豆腐。”
稚唯“也行。”
既是犒勞大家,那必然要做得豐盛些,但條件有限,稚唯不用考慮太多就定下菜品。
“豆腐燉魚湯、清炒豆芽、煎豆腐、小蔥拌豆腐,山藥小米粥,然后再燉個芋頭雞湯家里還有鹵味。再不夠就吃豆花、喝豆漿吧。”
“這還真是豆腐宴。”夏媼感嘆道。
臨時打獵時間不夠,雞、魚可以和鄉民置換,豆制品就從章家拿。
夏媼帶著粟米出門,順帶邀請章家人來吃飯;稚唯在家燒水、割豆芽菜,處理山藥和芋頭。
等章媼跟著夏媼回來幫忙,晚飯準備起來就更加迅速。
只是她們再快也沒有人來得快。
見原本在河岸邊的四人,連同章家父子一并到來,稚唯眨眼問“總不會是急著來吃飯吧”
“那當然不是啦。”章鄖解釋道。
水車本體沉重,前段時間剛把它安置好,廢了鄉民們不少力氣,且它的運轉關乎著農田的灌溉,現在最好別輕易挪動它。
恰好此前在做水車時,為了確保一次成功,夏翁曾經先試制過一架小型的,如今還擺在夏家院子里,與實體的水車是等比例大小。
“改造四人組”就先根據水車和踏碓等農具的實物,構思整體架構,畫下設計圖,等到實踐這一步,再回到夏家用小水車做實驗,看哪種設計可行。
章鄖對稚唯偷偷摸摸道“阿父對此很是關心,好不容易處理完公務,擱下刀筆就往河邊跑。”
稚唯往雞湯里撒了幾顆枸杞,笑他“那隕阿兄呢”
章鄖嘿嘿笑“磨了一天菽漿,也該讓我歇歇。所以我就和阿父一起過來了。”
一時間,夏家可謂是極其熱鬧。
前院里,刨木頭的動靜混雜著夏翁和公輸子為設計方案的爭執聲,以及章老丈和兩個青年勸說聲,不絕于耳。
后廚里,兩位婦媼交流著做菜心得,互相學習,間或吐槽自家良人。
稚唯和章鄖是哪邊都加入不進去,只能圍著鍋灶
“試菜。”
稚唯看著魚湯,說得臉不紅心不跳,還詢問章鄖的意見“你們家能吃辣嗎”
“辣”
“茱萸嘗過嗎”
“哦能吃。”
稚唯躍躍欲試道“我這里有比茱萸還夠味的藤椒,是小叔父從蜀地得來的,不如我們放點嘗嘗”
“又是蜀地”章鄖還記得今日稚唯所說,蹲鴟在蜀地長勢喜人。
“那確實是個好地方。”稚唯笑笑沒有多說,將魚湯分成兩份,往其中一份里加進藤椒繼續熬,惋惜道,“放晚了,不正宗,但應該不會難吃。”
章鄖
對做菜一竅不通,也聽不明白稚唯的話,只當這是夏媼教的,還夸稚唯心靈手巧。
“原來菽塊是這么吃。”他稀奇地看著湯里翻滾的“白玉”。
“不止是這樣。”稚唯讓章鄖去找兩位婦媼,“大母那里還有煎的和涼拌的。”
[豆漿是菽漿,豆花是菽團,豆腐是菽塊、菽片章家人取名真的好樸實。]
系統促狹道“我想知道,以后豆干豆皮他們要怎么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