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的話罵人的話罵人的話]
系統此刻也察覺到不對勁了。
就算對方是貴族,以稚唯的個性,應當也不至于這么慌亂她面對公子扶蘇都很淡定呢。
“所以,他是誰”系統小心地問。
[你不是都猜到了嗎]稚唯一邊頭腦風暴,一邊微笑著幽幽道,[雖然沒有實證,但八成、大概、也許、可能,他就是你一直想見的、心心念念的時空委托任務目標啊。]
說完,稚唯就立馬開啟了屏蔽模式,將系統倒吸一口氣后尖叫的聲音一并消音。
而此時,秦王政摩挲著大拇指上的玉韘,淡笑著問“女醫也覺得無藥可救吧。”
他自然注意到小女子向蒙恬求救的微動作,但秦王政不在意。
方才不過是見這位年紀尚小的醫家明明對他的身份心有顧慮,但還是盡職盡責關照他作為來診脈的病者身體狀況,對比那些享受著他給予的恩賜,卻背地里挑事、惹亂的蠢貨不知道單純了多少,這才一時心念松動,多說了一句,內容語焉不詳,本就沒指望得到什么回應和答案。
不過想到糟心事,他的興致也沒了。
正在秦王政打算準備離開的時候,卻不防聽到了小女子絞盡腦汁的回復。
“世間疾病有千萬種,是不是無藥可救,不到最后誰也說不準。”
稚唯看不出長者已經索然無味的心思,她聽到對方那句看似反問,實則陳述的話,只覺得其中蘊含的殺氣更重。
糾結兩秒,她索性不探究長者“煩心事”背后的淵源探也探不出來只一門心思只跟他論醫學。
“有些疾病,根源很重,然表面癥狀更急,應當先治標,后治本;不過大多數疾病,光解決表面癥狀,不深入內里考慮,那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如此,即便癥狀壓下去,還會再反復起來。”
“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治未病。”
秦王政微瞇眼,重復道“治未病”
“醫家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稚唯覺得怎么總結都不如傷寒論的原本條文經典。
這跟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還不一樣,“治未病”存在兩者之間的轉換關系。
她相信長者肯定能聽懂,反正不需要他知道這句話出處,不需要他知道肝臟與脾臟之間在中醫上的關系,只要把“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成前置條件,把“當先實脾”當成結論或者怎么做就行了。
“阿唯年紀小,是不懂長者的煩心事,但萬物一通百通,想來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吧”
因不知道長者確切的問題,稚唯說這番話時表現出來的不確定和猶疑都是真實的。
這讓秦王政和蒙恬深深看了她一眼。
“昔年諸子周游列國,最擅長的就是借事喻意”蒙恬似是無意感嘆道。
勸諫君王當然要婉轉,諸子百家或是將真理道義、政治主張藏在真假難辨的故事中,或是借用別的“職業”,比如醫家治病、廚子烹飪、木工做活等,來勸君王如何治國安民。
不過稚唯正在復盤自己方才所說的話有沒有問題,錯過了蒙恬半清不楚的低語。
“將軍說什么”稚唯疑惑問道。
蒙恬擺手沒說話。
知道心腹愛臣是不欲給小女子太大壓力這點確實跟他的長子很像秦王政微挑眉,目露一絲笑意,語氣卻相對平淡的贊道“女醫心性
通透。”
稚唯只當這是禮貌性的稱贊,笑笑就過去了,轉開話題道“將軍不是說,還有什么想問阿唯嗎有關食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