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唯對此沒什么意見。
即便秦律鼓勵、甚至變相得要求黔首分家,并限制宗族、鄉黨勢力的發展,但對大多數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鄉的黔首們來說,同鄉人永遠是比外人要可靠。
當他們必須要分出手中的利益蛋糕時,自然會優先考慮自家人和同鄉人。
這都無可厚非。
只要不造成技術壟斷,沒搞出事故,稚唯就不會去干預。
民間熱火朝天得盤火炕,官府也并非毫無動作。
去年在秦王政的示意下,官府參考稚唯遞交上去的方案和夏家食肆、醫館的方式,在都城、內史地區推進“暖冬”工程。
但工程實施的過程中造成了各種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物資浪費、黔首聚眾、偷盜搶劫等等。
于是今年官府換了種方式,使用三合土和火炕的組合,在城郊荒僻地區快速建造了一批“大廠房”,暫時收容冬日里的流民和貧寒黔首。
大秦戶籍管理嚴格,秦律嚴苛,原六國地區的黔首一開始不是很能適應,適應不了就想跑,跑了就淪為流民。
加上總有的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所以各地的流民一直都不少。
別的地方也就算了,一些朝臣還能裝作看不見。
但內史附近若是流民太多,實在是不利于都城安全咸陽可沒有外城墻啊。
而且流民是無法納稅的,還得費力去清剿搜捕,這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
若此時是其他季節,官府還可能拿東躲西藏的流民沒有辦法,但天寒地凍之際,流民在外難以生存。
這時候若能有一處遮風避雪的地方,意志力不強的流民難以抵抗生存存亡的誘惑。
想出這個
辦法的治粟內史也是出于無奈之舉。
在流民人數太多的情況下,即便是李廷尉都不可能說把人都殺了,或按“將陽游蕩”aaadquo邦亡偷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等罪行處罰,只能是大致進行篩選,一些沒有重大惡行的流民就意思意思訓誡之后放過。
光篩選這一個工作就夠咸陽官府忙得天昏地暗,更顧不上什么“暖冬”。
等天氣轉暖后,這些“大廠房”也不會被閑置,官府會用草席隔成一間間房屋用來繼續安置流民。
至于是要這些流民用幾年的勞作苦役來換,還是其他別的辦法,朝臣們還有很長時間去商議。
稚唯聽完章邯細碎的講述,心里萌生了一個模糊的想法
按秦律規定,集市中越是商品貴重的店鋪,其占地面積就越小,這算是大秦“重農抑商”的一種表現。
夏家如今在集市的商鋪面積就有些逼仄,想多放點東西都要小心規劃,逼得韓林不斷訂購加高的木架子。
如果,能有一片單獨區域建立工坊,甚至是商業街就好了。
但在她理清思路之前,工匠先到了。
稚唯決定等回家后再和小叔父商量此事,眼下
紙沒做出來之前,先做個適用于竹簡版本的書架吧,這樣就可以把成卷的竹簡直接擺放在架子上閱覽,解放秦王政那只已經患有腱鞘炎的右手。
該說不該說,這位卷王是真能忍疼啊,就算夏無且給他開藥包、藥膏,保持這么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其頸肩腰腕根本就得不到修養效果。
稚唯已經能想象得到,若無醫療干預,未來年老的秦始皇迫不得已用左手批閱奏折的樣子了。
書架很簡單,熟練木工活的工匠只需兩個時辰就能做好,這還是包括上漆、雕刻、勾花等等裝飾步驟在內所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