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一定設法探訪。”
“隱太子,齊王”崔判官一臉驚愕“這兩位怎么會在玄武門呢”
被香火招來的地府判官茫然思索了片刻,從袖中摸出一本黃紙賬簿,仔細翻閱數次,終于點頭
“不錯,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的死難者,至今尚在嵩里聽審,是斷然不會往來陽世的。想來是皇帝陛下聽錯了吧”
魏征拱手致謝,心中卻猶自狐疑。他往來陰陽,對幽冥的體制頗為熟悉,曉得地府鬼差們的辦事效率,只能以駭人聽聞、匪夷所思來形容據說早先地府辦事不謹,曾被某只石猴打上門來,一把火燒了半個閻羅殿;直至而今八百年后,當日被燒毀的生死簿都還沒有補齊呢。
所以,這本煞有介事的賬本,當真便可靠么
魏征小心道“在下不明白地府的規矩,但總不會有什么疏漏罷”
“這不會。”崔判官一口保證“其余的鬼魂也就罷了,死于玄武門之變的魂魄是要日日點名的,怎么會有疏漏呢這是一定可以放心的。”
魏征目光一凝,立刻察覺出了關竅“為何武德九年的魂魄,看管便要這么嚴苛”
崔判官呃了一聲,眼神中登
時有了倉皇,顯然是心中有事,難以啟齒。但魏征目光灼灼,注目不移,顯見刨根究底,絕不松口;于是艱難思索少頃,還是決定解釋一二橫豎魏征將要升任天曹,這些事體本也瞞他不得。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未雨綢繆而已。”他小聲道“玄成,你又不是不曉得,那些天下為家、唯我獨尊的人物,到了地下該有多難處置昔日武皇帝的舊事,你難道沒有聽說”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生前稱雄天下而叱咤一方的帝王,就是駕鶴西去而魂歸幽冥,那份爭權奪利的雄心也未必有所稍減。而諸位皇帝陵墓中豐富到無可計算的陪葬品,隨葬皇陵的大小功臣、猛士名將,則無疑為地下的社稷爭霸賽了廣闊之至的表演舞臺。從古而今,各色恩仇莫辨的至尊齊聚一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地,便不難想見了。
對于地府鬼兵而言,依仗地主之利以主欺客,彈壓尋常君主尚不算為難。但要應付某些聲名赫赫、雄才大略,尤其隨葬品又極為豐富的人物,那便實在是難頂得緊了。而武帝大漢孝武皇帝,無疑便是其中最麻煩的刺頭之一。
“武皇帝求仙數十年,到頭來還是黃土一捧,付諸東流,心中郁憤,可想而知。“崔判官嘆道”所以數百年前,孝武皇帝便以克扣祭品為借口,率衛青、霍去病等部東行,要到泰山嵩里與閻君痛陳利害,討取公道云云。地府何曾見過這個陣仗那真是沸反盈天、幽冥大亂哎,要不是判官們早做了準備,怕不是又要被燒一次閻羅殿”
魏征道“什么準備”
“判官們先前為早死的衛太子預備了一個幽冥神使的位置,聘他在地下吃一口公家飯。”崔判官道“等孝武皇帝入犯山東,他們便派出衛太子前去交涉,那效果才是立竿見影據說武帝只遠遠望見衛太子一回,立刻便是言語不得,掩面而退;隨后便下旨遣散衛、霍,自己溜達著回了茂陵,這幾百年都很安分。”
說到此處,判官也不覺嘆了口氣。孝武皇帝雖然半途折返,但兵鋒所指,仍然波及不小。以幽冥的工作效率,這些交戰的遺跡到現在都還是清理的重點。崔判官曾為此忙碌多日,至今仍心有余悸。
“當然,自商、周以來,要小心提防的,也不只一個孝武皇帝。茂陵的兵卒自然難以應付,驪山的兵馬卻也不可小覷。似乎是秦朝二世而亡的緣故,秦始皇帝平日頗為消沉,輕易不會動怒;可一旦有所不滿,也很難打發。所幸地府也是早有預料,提前將胡亥扣在手中,不許松脫。如此一來,只要祖龍稍有不滿,他們便可以將胡亥派出去解釋那祖龍的憤怒就會立刻轉移,乃至親自出手,竭力毒打胡亥。在拼命痛打完胡亥之后,始皇帝的怒氣多半也發泄得差不多了,后面的事情便好談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