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孟潯的基本功打得很扎實,沒有目前國際花滑圈子里嚴重偏科的毛病,既能夠做出漂亮的跳躍,也沒有忽視滑行的訓練。
尤其是那個大一字滑行,雖然開度沒有自己的大,腿型也不如自己筆直,但用刃很深,做出來的效果已經很是不錯。
紀和玉下意識地把自己代入了前輩老大哥的角色分析起來,一時間忘了其實自己也不過是個只比他大1歲,花滑經驗還不如他的少年。
冰面上的孟潯顯得游刃有余,幾種難度步法和旋轉都能輕松應對,而且節奏卡點也還算準確,好幾個跳躍都有驚無險地合上了重拍。雖然卡農這支曲子本身節奏鮮明,但孟潯這個年紀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孟潯已經展現了一個漂亮的2a,一組3t2t的連跳,和一個利落的3s,除了周數稍有不足外,沒有技術上的大問題,只是用刃有些模糊,但他畢竟只有這個年紀,還未接受專業的訓練,有這些問題也很正常。而這些問題,如果有了更專業的教練指導,解決起來也只需要時間。
“這小朋友天賦不錯。”紀和玉忍不住道。
林安然見他情緒似乎還好,也就順勢打趣道“小朋友紀小朋友,人家今年14歲,你也就15歲啊,而且,你看上去還不如人家高。”
紀和玉的臉一熱,顯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話不合時宜,只好轉移話題道“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天賦不錯。”
林安然默默將意猶未盡的吐槽咽回肚子里。
看來紀和玉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口吻也很不像年輕的花滑選手,而像是圈子里盼著年輕人盡快成長起來的老大哥。
林安然下意識地聯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蔣一清。
身邊的少年看向冰面的神情認真且專注,眼底還燃著一縷名為癡迷的火光。
他熱愛著這片冰面。
他也很有天賦。
而蔣一清好幾次向自己抱怨找不到接過重擔的人。
那么,他身邊的少年可以嗎
這個念頭只產生了那么一瞬間,就被林安然趕走了。
紀和玉也不過一個15歲的孩子,水平也離頂尖選手差得遠,他在這想這么多做什么
這又不是他的項目。
還是收心認真看比賽吧。
孟潯的短節目編排還算不錯,難度安排地也很適合他自己,除了3f扶冰了一次,其他幾個跳躍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失誤,最后的組合旋轉轉速有點沒控制好,但幸好endg的時候又找回了節奏,給自己的短節目畫下了一個還算完美的句號。
紀和玉有個當“老大哥”當久了留下來的壞毛病。
他眼光毒辣得很,看與自己同一年資、同一水平線的花滑運動員的眼光很挑剔,這也是為什么他在看葉甫蓋尼的比賽視頻之時,欣賞之余還是挑出來不少問題。
但他看年輕一輩的選手時,卻又不自覺地帶著喜愛、鼓勵以及期許。
花滑的更新換代實在是太快了,常年的訓練和比賽對身體的負荷是巨大的,偏偏花滑這項運動本身對運動員的身體要求也是巨大的,哪怕是再厲害的選手,職業生涯撐死了也就這么些年,滑到25歲都很不容易。
因此哪怕是只比自己小一兩歲的選手,在紀和玉眼里,也算是未來的希望,自己潛在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