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三個貓崽子,他們自己會抓麻雀。
郁錦音也每天都會給它們倒好餅干、奶粉、肉罐頭,這些全都是聞奚華去鎮上一次,就買回兩個月的量。
而郁錦音和聞奚華兩人從蓋房子,再到他立刻被外派出工,結婚兩個月來都沒有正式過夫妻生活,不過為生活所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郁錦音晚上住在知青宿舍里,白天就趁著出工的休息時間給自家豬崽子打豬草,傍晚回到家里時再給豬崽子們煮明天的豬食,順便刷它們吃空了的豬食槽。
食槽也很好刷,接水沖一沖,再用鋼刷子使勁擦一下基本就干凈了。然后水槽也要洗一洗,每天換上干凈的水。
因為夏天太熱,兩個小豬崽子住的窩里味道還是很大的,郁錦音要把地面沖刷一下,然后自制的拖布擦干凈地面,最后再把涼席抽出來沖一遍掛在中間的墻院上晾曬,換上新的涼席給它們鋪上。
豬屁股臟的,也要沖一沖。
總之養這兩個小豬仔子,比養三只貓崽子廢的心思多多了。
一個半月多后,聞奚華回來了。
就在女知青宿舍里等著郁錦音正式搬家。
“你回來了”郁錦音看到他很驚喜。
“嗯,我幫你搬東西。”聞奚華曬黑了不少,一雙手也更粗糙了,只是那雙眼睛在夕陽余暉中看起來更亮,身材也像松柏一樣更加結實挺拔。
其他女知青都羨慕地看一眼然后就鉆進屋子里不好意思出來了。
李建梅更是躲著,沒有回宿舍。
知青宿舍里,郁錦音在收拾自己的東西。
“錦錦這么一看你的東西還真不少。”
“碗、臉盆、腳盆、洗臉巾、一箱子衣服,被褥套,小鏡子小梳子其實也不多了,她就是衣服多。”家里給陳錦錦寄過來,聞奚華也會買。
東西拿出來后,聞奚華和幫忙的女知青道謝后,就把重的行李箱拎起來,有扛著被褥之類的,郁錦音只拿著幾個水盆和暖壺小毛巾小拖鞋之類的。
天氣已經開始轉涼。
聞奚華不在的時候,郁錦音已經將舊房子里的鍋碗瓢盆搬到新廚房,廚房里的灶臺是聞奚華自己用泥巴壘的,兩個,床是炕床,有一個門直通灶膛,冬天需要取暖時,就把門打開,把和街口附近留著的管道和灶膛肚子管子接上,這樣燃燒的溫度就直通炕床。
如果炕床不夠暖,還可以在床下的灶膛里直接點柴火,反正床也是泥土壘起來的厚厚的不怕燒。
大鍋是聞奚華拉瓦時一起買回來的。以后豬豬食和人用的鍋分開,又買了十副碗筷勺子,還買了一個泥爐子放鐵鍋專門用來燒豬食。
兩人又隨便收拾了一下,替豬崽子們蓋好外棚,這一天才算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