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齊齊搖頭,尤其是劉含珠說“錦錦,養豬掙錢嗎我看你養豬都把自己養瘦了。”
肯定掙錢啊,郁錦音拿過來一張草紙,用鉛筆給她們算賬“你們看我第一年成本是最高的,要買各種草料,但是計算下來,一年到頭最多買二十塊錢的料。你們知道一頭一百三十多斤的豬能賣多少錢嗎”
“六十多”
郁錦音笑“對。”
“如果養的豬更重,達到特級豬,一百六十斤那價格就是七十多。如果一年出欄十頭,就是七百二十塊錢。建個豬場一年收入一萬不是問題。”
眾人聽得直搖頭“豬長這么大,吃的也多,我看,養一頭兩頭就算了,錦錦你可別再往這里面投錢了。”
“前期投錢多,但是當送給食品站任務豬后,百姓也有獎勵,國家會獎勵四十斤米糠,這就省了好多錢,還會獎勵布票,布票又可以兌換成米糠。每天撿的豬糞送到生產大隊里,大隊上也會給米糠獎勵,送的豬糞越多,獎勵也就越多。至少是幫助我們減輕了一部分成本。”做生意嗎,就是要精打細算,你不能嫌棄國家給的少,就不做了。
畢竟養豬真得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女知青們聊完就走了,誰也沒有把郁錦音的話放在心里。
到了年關時,郁錦音家里的豬已經長到了二百斤沉,在最后年關半個月時,這只豬突飛猛長,變成了二百三十斤。
其實后世的豬,在用飼料分階段調整飼料配方進行精養后,豬六個月就就可以二百五十斤左右,就算一般的品種也會長到二百多斤。
郁錦音這兩頭豬不算是多好的品種,但是它們吃的多,長得也就快。
這一次,郁錦音家里的豬出欄時,請了左鄰右舍十幾個鄰居,才合力把一頭豬翻身然后綁在一根棍子上。
就這還花了足足一上午的時間。
豬的嚎叫聲響破長空。
而村民們都看得眼熱。
“我長這么大就沒有見過這么肥的豬。陳錦錦同志啊,你們是怎么喂的啊”
于是郁錦音就介紹了“買了牛骨頭、蠶蛹、魚骨,貝殼,磨成粉末,制作成精細的配方飼料,然后再加上各種豬草,煮熟喂給它們。”
“啊牛骨頭我的老天爺,我自己都舍不得吃牛骨頭,還要給一頭豬買牛骨頭吃那我自己豈不是要餓死了”
“我說陳錦錦同志,你們這樣養豬的成本太高了,俺們老老百姓是真得承受不起。”
一群村民熱熱鬧鬧的跟著拖拉機一直目送到村口,到了大隊長家附近停下,大隊長和韓書記也上來了“走,我們跟著一起去食品站。”
“今年你們家養的豬一定是豬王。”
到了食品站,郁錦音這頭豬引來了很多百姓觀望。
殺豬的人都懵了“這么大的豬,這要殺多久。你們小心點抬下來吧。”
“快去叫站長”
豬知道別人要殺自己,所以用最大的力氣掙扎,一下子掙脫了繩索,等人們再把它們抓住時,已經過去了半天時間,
周圍的百姓都趕過來看熱鬧。
“這頭豬能多少錢二百塊”
“怎么可能一百多塊吧”
“聽說有二百三十多斤沉,你們照著四毛五一斤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