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送禮物的人,湯杳也很緊張。
畢竟那套衣服是自己花了大價錢買的,如果聞柏苓不喜歡,她會覺得這筆錢花得好虧。
見聞柏苓單手托著盒子,似有疑惑,湯杳輕言細語地忐忑追問“聞柏苓,你有點是不是不喜歡這件家居服”
“挺喜歡。”
聞柏苓重新蓋好禮盒,探身把它安置在后排座椅里,發動車子,逗湯杳“我只是在想,等我試穿后該怎么給你反饋”
確實,他送她鋼筆,還見她用過。
生日時室友送的小發卡、小掛飾也是隨時都能看到她在用的。
可這件睡衣
不,這件家居服,聞柏苓總不能像她當初收到小姨送的睡衣那樣,直接換上,跑到送禮人面前轉個圈展示
湯杳紅成一顆宮爆蝦球。
她慌忙得語速都快了半倍,吐出一大串“我和導購員形容過你的身高,尺碼應該不會有錯。你要是不喜歡這個顏色,店里還有灰色,我把購物小票給你,你去換,就、就不用給我反饋了”
聞柏苓愣了愣,笑得好大聲“這是要和相聲演員比比,誰嘴皮子更溜”
那天后來,湯杳也這樣笑過,只不過是被相聲演員逗笑的。
她在茶館里前仰后合,堅果盤和點心都忘記吃,笑到肚子疼。連日里繃著備考的緊張神經,也放松下來。
很多個包袱之后,她都下意識地轉頭,和聞柏苓在昏暗光線中對視。
他也是笑著的,有時候會遞給她一杯茶“潤潤嗓子再繼續笑”
他們連著看了兩場相聲,在傍晚走出茶樓,去吃了晚飯,又步行走去前門大街。
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
過了夏至,京城已經開始夏日的悶熱,多走幾步就流汗。聞柏苓跟著一票來京城旅行的游人一起排隊,等在茶莊外的售賣口,給湯杳買茉莉花茶口味的甜筒。
他說“小時候奶奶家在這附近,常吃,味道不錯,待會兒你試試。”
隊排得像長龍,甜筒終于買到手,湯杳人卻不見了。
聞柏苓舉著甜筒環視,忽然看見湯杳的身影從轉角處冒出來,穿越重重人海,笑著小跑過來。
“不怕走丟了”
“不會啊,你個子這么高,我在很遠都能看見你呢。”
問她去了哪里,湯杳神神秘秘不說,只顧著低頭吃甜筒。
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變著角度不讓人看她拎著什么“這個甜筒真好吃啊。”
說這話時目光閃躲,明顯有鬼。
回到車里,聞柏苓才摸清玄虛
湯杳把一直藏在身后的紙袋拿出來,里面裝著巴掌大的三角蛋糕。
“我和店家商量好久,才同意送我一根蠟燭,我還在商店門口買了打火機。”
湯杳堅持不要聞柏苓動手,自己拆開蛋糕,插蠟
燭,
又用打火機點燃,
把蛋糕捧到聞柏苓面前讓他許愿。
聞家的傳統是只給小輩孩子們過生日到十八歲,十八歲之后要等到六十歲,才會繼續組織生日宴會,那時候叫過壽。
但成年后,人人都會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就算家里不再操辦,朋友們也會湊在一起慶祝。
聞柏苓從昨晚起手機都沒關過飛行模式,不然朋友們不會放他自己出來躲清閑,早把電話打爆了。
他有過各種各樣的生日arty。
在游輪上的、在別墅里的、在酒店、在會所
那些蛋糕越做越精致,比人還要高,香檳整箱采購,一擲千金。
但都比不過此刻令人熨帖。
湯杳也很好奇,像聞柏苓這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子弟,吃喝不愁,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會有什么需要許愿的事情。
但聞柏苓沒閉眼,目光深深,越過跳躍的燭火,始終在看她。
久得湯杳都有些不自在。
她臉上笑容有些僵,正想問聞柏苓,怎么還不許愿,卻見聞柏苓突然一笑,吹滅了蠟燭。
“許完了。”他說。
那天湯杳是趕在門禁的最后幾分鐘,回到宿舍;聞柏苓則趕往機場,搭乘當晚的航班出國。
社燕秋鴻,后會有期。
過完忙碌的考試周,暑假終于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