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白燕妮和夏默還有助理賀哲等人找來,問他們的想法,白燕妮很堅決,“我不去,想也知道那里條件肯定不怎么樣,在這兒住的好好地,跑去那里受罪,我可不愿意”
夏默道,“我兒子那么點大,在這里啥都有,到了那兒我怕孩子挺不下來,我父母年級也大了,我們也不會走。”
護衛隊副隊長朱建國更干脆,“只見過從條件不好的地方往好的地方搬,沒見過反過來的,我家也不會走。”
寧貞道,“可能庇護所條件不錯呢”
賀哲就道,“不可能比這里好的,或者說有比這里好的,但我們去了也不可能讓我們享受到好的條件,肯定也得干活,我們在這里干活是為了大家都生活的好,到了那里就怕只能換勉強填飽肚子的食物,寧總,大家都不傻,我們也不會去的。”
小馬卻道,“不是我潑冷水,目前看我們這里條件肯定比庇護所好,但是我們的物資是固定的,雖然也有搜索到的物資,總歸是用一點少一點,而既然國家成立了庇護所,那就有物資撥過去,長遠看,肯定是庇護所比這里要好。”
其他人若有所思。
寧貞點頭,“馬哥顧慮的很是,我可以告訴大家,就我們這些人,農莊的物資用個五年是可以的,我也不能擔保用一輩子。”
這還是往小了說的,如果節省著用,加上搜索到的物資,用個五六年都可以,她可是把自己賺到的錢都投進去了。
寧貞繼續,“庇護所具體的情況我們并不知道,如果條件確實可以,那搬過去勢在必行,如果條件很糟糕,那我們也能緩一緩,總之還是要去看一下,可能會有誰的親朋也在那里,知道了消息心里也安定。退一步說,如果庇護所條件真的很差,那大家留下來心里也更舒坦一些。”
凝聚力和對農莊的忠誠度也會更高。
這個大家都同意,于是就要挑選去庇護所探查消息的人。
還得收集大家想要打聽的人的信息和照片,哪怕不抱希望,萬一呢。
老人們都不想走,他們明白,集體生活有多難受,特別是在如今的環境下,生存和活著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舒適,那就不在考慮范圍內。
可是在農莊里,大家的生活是舒適的,寒冷是沒辦法,但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晚上也能伸直了手腳睡覺,一屋子最多也就四五個人。
到了庇護所,上下鋪的架子床一個屋里擺上幾百張都不算多。
那幾百上千人住在一個大環境里,可想而知空氣味道什么的能有多糟糕,根本不要提隱私了,想都別想。
而且去了庇護所你就能高枕無憂了,你就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了絕對不可能嘛,還是要勞動,要工作的,國家也不會白白養著你啊
去庇護所的人并不多,一共六個,依舊是踩著輪車,一共輛車。
夏默也要去,朱建國留下,小馬也去,寧貞吩咐道,“別帶回來尾巴。”
如今這世道,怎么防范都不為過,農莊現在可是一塊大肥肉。
夏默點頭,“您放心”
農莊這里有他的妻兒老小,怎么會粗疏大意讓人尾隨。
大家目送著這些人離開農莊。
天氣依舊那么冷,加上有風,更是讓人冷的受不了,六個人輪流騎車,原本活動了就不會那么冷,但是現在不是這樣的,因為有風,騎車的人也暖和不起來。
要不是他們身上貼著不少暖寶寶,衣服穿的也多,那心窩都是冷的。
周小軍道,“夏哥,怎么走了老半天了一個人都沒看到”
只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活下來的人不多。
這里雖然不是什么一線大城市,但把鄉下人口包含進去,也有個一千多萬人口,現在活下來多少
等進了城,感覺更凄涼難受了。
以往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地方,現在只剩下無聲矗立的建筑,這些建筑千瘡百孔,被冰雪覆蓋,玻璃碎了,門沒了,透過門洞,能看到里面一片狼藉。
路上橫七豎八都是車子,有些車子里還有尸體,這些也都靜靜凝固在冰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