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第一次不復以往的好心情來翻看本屆學子們的詩賦,他斟酌著每一個字眼,意欲從中窺到本次事件中,學子們一絲一毫的不滿。
畢竟,科舉補給被動,這樣攸關前途的大事,哪個有血性的人能忍耐
寒窗苦讀,為的是什么
倘若縣試學子都無一點兒血性,他何敢期待來日殿試
縣試為基,今日他要試試這基可牢固
只是,成帝一頁一頁的翻過去,臉色越發難看
“看看,看看這都寫得什么東西以考場之景為題,他們卻連自己一絲委屈都不敢言”
“這個倒好,滿口的恭維之詞,還是縣試頭名打下去永不錄用,如此品性,即便入朝也不過是尸位素餐的趨炎附勢之輩”
“這勸詩又勸的是什么東西似勸實夸,大盛難道真無一星半點需要改進之處簡直文不對題,牛頭不對馬嘴”
成帝看到后頭一陣火大,倘若科舉補給之事不是他親自派人調查出來,只怕真要被這些冠冕堂皇的詩文給糊弄了
“這群學子,簡直,簡直毫無血性可言性軟如綿,朕何敢期他日”
成帝這話不可謂不重,讓馮卓都不由心下一凌,連忙拱手長輯
“皇上息怒詩賦取才高,且這詩賦上報天聽,學子們心有顧忌也屬常事。”
馮卓耐心的規勸著,成帝只冷哼一聲
“泱泱大盛,若連讀書人都不敢直抒胸臆,此乃亂世之象”
馮卓聞言一時也不敢接話,皇上盛怒之下連這種話都能說出來,無人敢捋虎須啊
成帝皺著眉,一頁一頁的將紙張翻過去,忽而,他動作一頓,面上波瀾不興,直接將那張考卷遞給一旁的馮卓
“馮卓,你來看看這個。就看后這兩首。”
馮卓不解,隨后他雙手捧著考卷,輕聲吟誦第一首勸詩
“碎竹千苦終成紙,
灰煙萬錘方為墨。
一紙一墨一簞食。
世人應惜其不易。”
馮卓念罷,還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皇上,這首惜物之詩倒是頗有幾分新意。”
但在馮卓看來,也只是有新意罷了,哪里能讓皇上怒氣平息呢
馮卓在成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便一直近身伺候,成帝的喜笑怒嗔他無一不知,倒是沒想到方才還震怒的成帝,就這么被一首詩給哄好了,一時有些詫異。
“再念。”
成帝放松靠在椅子上,微微斂目,方才那怒火中燒的情緒這會兒分外平和,馮卓不敢探究,只得繼續念下去
“一紙一筆一張桌,尺號房獨一人。
舉目束手本慎思,偶見頭頂八卦網。
梁上織娘腹經綸,不負春暉忙織絲。
忽聞縣令來巡考,織娘猶惶織不織。”
馮卓讀到最后一句,也不禁莞爾
“這到底是織娘惶恐還是這學子惶恐這學子果真有趣,難怪皇上喜歡。”
“你看完了就沒有看出點別的東西嗎”
成帝抬眼問道,馮卓一時無言
“臣愚鈍。”
“你果真愚鈍且看那勸惜物之詩,紙墨得之不易盡顯無疑,可何故再加那一簞食
難道為了押韻而那一簞食乃是食物,與紙墨這等風雅之物放在一起,豈不降了格調”
馮卓聽了這話,有些似懂非懂,他乃宦官,能識得幾個字已經是皇上恩典了。
“所以,皇上是覺得這學子此句不妥”
成帝聽了這話不由憋了一口氣
“朽木難雕他何故取這句你難道不知考場上的補給”
成帝的語氣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馮卓隨即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