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識經歷過二十一世紀的道路的通暢、交通的便捷,此時回頭再重走一次少年時的路,才知道,自己當年能從這里走出去,是真不容易啊。
不容易到,當她站到炭山頂端,她都不想回頭望了。
難怪那么多人走出去了,都不想回來了。
炭山是一座非常大的山,或者說是群山,也是這個地方的統稱,在這里住著許許多多的村落,因為這里的礦產資源豐富,已經形成了一個雖不是鎮,卻遠勝普通鄉鎮的繁榮景象,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此地常年彌漫著灰塵,道路上到處都是灰,每天都有一車一車的煤炭和水泥,從這里拉走。
還因為每輛車都要過地上的磅秤,此地還因此有了個磅秤的名字,街道兩邊全是各種地攤門店。
沒有船的時候,他們就要通過炭山,經過此地,坐著三輪車,再一路到水埠鎮。
只有在水埠鎮,才有去鄰市和吳城的中巴車。
童金剛和江柏帶來的衣服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可他依然在賣,老遠就聽到他帶的大喇叭里傳出來的聲音,年初三已經沒什么生意了,此時他也不忙,老遠就看到了拉著板車的他們,連忙放下手中的衣服,跑過來接過江柏肩膀上背著的板車繩子,放到自己身上,拉著板車去江姑姑家。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因為這兩天江柏和童金剛來帶的流量,連帶著自己店里生意都好了,見到江爺爺他們,也是滿臉笑容的喊“親家來了還沒吃飯吧叫小鳳去買點點心過來,趕緊吃點”又喊江姑父“大偉大偉你老丈人來了”
江姑父正在樓上看電視,因為過年,他難得的沒有出去給人家建房子。
是的,江姑父也是一位泥瓦匠,平時沒事的時候,就跟在他的大舅哥,也就是江大伯一家子后面,一起去給人家建房,聽說老丈人來了,連忙滿臉笑容的下樓,熱情招呼道“爸你來啦沒吃飯吧我去給你買些吃的”
江姑父個子不高,人也很瘦,因為常年在外面給人家建房子,臉曬的有些黑,還有點社恐。
江爺爺雖是農村人,之前卻也是拿著固定工資的守林員,加上江姑姑嫁給江姑父后,也從未來江姑姑這里打過秋風,甚至在日子不好過的那幾年,還往江姑姑這里送糧送菜,早幾年家里還開著養雞場,所以哪怕他們是農村人,江姑父一家是鎮上的,江姑姑面對婆婆一家,底氣也是非常足的。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對江家人也都很客氣。
江姑姑的公公婆婆沒有別的愛好,兩口子都愛搓些小麻將,連帶著江姑姑沒事的時候,都喜歡搓搓小麻將。
江姑父就特別喜歡往老丈人家跑,因為他在自己家,江姑姑是不讓他搓麻將的,平時不忙的時候,有什么搓麻將的機會,都是將姑姑去玩,他不能玩,可到了老丈人家,他就是客人,江奶奶就讓他玩麻將,把江姑姑喊去干活。
江爺爺最不愛麻煩別人,聞言揮手說“我不餓,都是吃了早飯過來的,這兩天柏子和金剛在你這賣衣服,讓你和親家母受累了。”
“沒有沒有沒有。”江姑父有些不好意思撓撓后腦勺“他們在反而把我家生意帶好了,爸,你坐,我去喊小鳳。”
說著趕緊逃了,回來的時候帶了許多早點,哪怕江爺爺他們說不餓,他也買了一堆放在桌上,然后尷尬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說什么,感覺手腳都快不知道怎么放了,一會兒插在褲子口袋里,一會兒插在上衣外套的口袋里,一會兒摸摸口袋想抽跟煙,心急如焚的等待著江姑姑回來。
江爺爺不餓,江檸和江柏他們倒有些餓了,他們這一路上拉板車推板車,消耗大。
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的多,餓的快,江檸倒是沒客氣,說了聲“謝謝姑父。”就率先去吃了。
此時的鍋貼一塊錢能買十個,用的油都是香噴噴的菜籽油,鍋貼煎的金黃噴香,江檸還問江姑父要了醋和辣椒。
大約是江爺爺江奶奶廚上手藝都不行的緣故,江姑姑和江爸一樣,也燒的一手好菜,每年都會自家腌制香菜、嫩姜、辣椒醬、臘腸,給江檸寄。
前世江檸離婚后一人獨居,江姑姑給她寄的很多東西,她根本吃不完,就給領導家送去。
全是自家產的農產品,不是什么價格高的東西,送別的東西領導不收,每回她帶的農產品,領導都十分喜歡,尤其是江姑姑自己做的臘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