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沒人,西瓜又賣不出去,都一船拉到江姑姑那里,讓她看著賣,村里誰餓了渴了,都可以去山腳下免費的摘西瓜吃。
村里其他人也不愛吃江爺爺種的西瓜,因為他們也和江爺爺面臨同樣的狀況,種的東西太多了,賣不掉,吃不完,全都拿來喂豬。
西紅柿吃不完,喂豬。
西瓜吃不完,喂豬。
柿子吃不完,喂豬。
大白菜吃不完,喂豬。
山上還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金銀花、杜鵑花、蕨菜等等。
這還只是山上的產出,還沒算河里的。
江檸個人非常不喜歡炎熱的夏季,然而臨河大隊的夏季,才是真正至美的風景,河堤兩岸的淺灘上,一望無際,全是搖曳生姿的荷花,夏風吹來,荷香陣陣,蓮蓬、蓮子、蓮心、蓮藕,全都是好東西。
河堤兩邊的野蒿中,野生的枸杞生命力極其的旺盛。
當地人不認識枸杞子,把枸杞叫做小辣椒,嚴禁孩子們食用。
江檸小時候也不知道這東西是野生枸杞,女孩子都喜歡枸杞紅艷艷的顏色,連枝帶串的摘了,在手里把玩。
有如此多的野生枸杞,也說明他們這里的土壤和氣候,是可以成規模的種植枸杞的。
還有野生的芡實、菱角,在本地人眼里吃到吐看都不要看的東西,其實網上賣的都很貴。
很多很多的農產品資源,都沒人回來做。
大家都一門心思的往城市里跑。
江檸知道自己的老家有著非常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但她也不愿意回來。
她回望著這片土地,腦中瞬間就浮現出數個可以帶領村里老百姓發家致富的方案。
可她又笑了一下。
如果她不走出去,不坐上足夠高的位置,在這片土地上,她說話的聲音是沒人能聽的見的,沒人會相信,一個女娃娃,能夠帶領他們發家致富,
她是后來位置坐個足夠高了,說的話足夠有分量了,江爸也通過了村里的選舉,成為了村里的大隊書記,才會聽她的,開始帶領村里人建設家鄉。
江柏依然彎著腰在前面埋頭拉車,江檸跟在后面扶車、推車,三人慢慢走出河堤,爬上炭山。
這一路都是上坡,也沒有野蒿可以借力,都是凹凸不平的石頭路,路面上都是積雪,走著走著,就有可能滑下去。
這下連江爺爺都加入了推車的隊伍,路上有行人看到,也會過來搭一把手,直到將他們推上炭山上面的大馬路。
江檸自己當年每天這樣上學放學,走習慣了,從來沒有覺得辛苦過,也就沒有發現,這一路是如此的不容易,那個時候有書讀,能讀書,就已經要拼勁全力去讀了,哪里還會有精力去注意這些外界的環境和身體的勞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