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蘇涼真正到領滑位上的同時,陳問心里就已經先咯噔了一下。
不對勁。
他已經察覺到蘇涼對于領滑位顯然也是并不抗拒的。
事實上,有一些教練確實是認為,1000米的滑跑,跟滑效益會高于領滑效益,因為1000米的賽程較長,長時間處于領滑位置,那么領滑選手的體能勢必會過多地消耗于對抗風阻這些事情上。
領滑確實是有優勢,但不完全是優勢。
而這部分的教練會認為選手如果處于跟滑位置上,能夠更加靈活地調配自己的體能,也能夠便于選手選擇合適的超越時機。
這種思路也是陳問他們幾個各自和教練溝通之后,選擇了跟滑策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原本也以為,從跟滑到領滑的狀態變化,至少會對蘇涼造成一定的心理上的影響。
但是很顯然,蘇涼毫無障礙地就接受了自己處于領滑位的設定,并且絲毫都沒有收到影響的意思。
處于最前方的蘇涼,他的滑行節奏、路線選擇完全處于自己的控制之中,他甚至都沒有刻意地對后方進行路線上的壓制。
從觀眾席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出,蘇涼在滑行的過程中非常地流暢自如。
他的身材較為瘦小,身體軀干又能夠非常好地彎折收縮,整體的身體重心壓得極低,這些屬于他的滑行習慣和特點讓他能夠較大程度地直接削減面對風阻時的體能消耗,而他的冰感和滑行效率就不必說了。
在不需要顧及超越路線和時機選擇的情況下,蘇涼在冰面上的滑行再度呈現出了幽靈般的飄逸,分明可以看得到他的滑步頻率并不高于后方的陳問等人,但是他的每一次蹬冰的效率卻讓他仿佛輕盈地在冰上飛行。
“看蘇涼的這個滑行,真的是一種享受。”
解說席上,廖雨薇這樣夸贊了一句。
倒是邊上的林方正說了一句公道話“我們看蘇涼的滑行是享受,和蘇涼同組的對手們看他的滑行應該不是這樣的感覺。”
蘇涼的對手們
謝謝,你說得很對,但是我們并不能感到開心。
陳問此時已經后悔了一開始的策略,領滑對于蘇涼來說沒有絲毫的壓力,甚至似乎讓他更加地自如了。
只是現在蘇涼已經在前方領滑,如果在這個時機上嘗試對蘇涼進行超越,又完全違背了一開始的初衷,在當前階段對蘇涼進行超越,只會提前消耗體能,達不到后程超越時候的體能優勢。
這種不尷不尬的時機讓陳問只能夠守住自己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