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皇帝御賜牌匾傍身,他不用擔心被官兵或地方豪強欺壓排擠,光是靠著“童叟無欺”做生意,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聽說有些地方官曾經眼饞沈氏的商行農莊,想插一手的時候,沈萬年的人就一聲不吭地掛上皇帝的御賜牌匾。
那傳說中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見到皇帝御筆,都不得趕緊下跪,磕頭都來不及,哪里還敢從沈氏沈氏撈油水。
當初沈萬年捐出來的錢,這幾年,怕不是早就被他十倍甚至幾十倍地賺回去了。
想到這兒皇帝就忍不住肝疼,再看看面前的太子妃,真是怎么看她一臉認真無邪的表情,都覺得好像看到沈萬年那看上去憨厚忠厚老實的大胖臉蛋。
可那又怎樣呢
太子妃只是要出海令,要出關權,去海外和關外為太子尋找良藥。
就算她想打什么主意算計什么人,那也是海外關外的人,與他大昭何干
皇帝盤算了一下,怎么想,這筆買賣對自己也是穩賺不虧的,便點了點頭,大方地說道“既是為太子尋藥,朕就賜你一枚通關令,準許沈家商行出海出關之事。”
說著,他又補充了一句“除此之外,你尚可向朕提出一個要求。”
“真的”沈青葉眼睛亮晶晶的,脫口而出“我兒臣想要一座島”
“島何處的島瀛洲琉球還是瓊崖”
皇帝微微皺起眉來,這三大島,是東海和南海最大的島嶼,雖然目前只有瀛洲有駐軍和屯田,琉球和瓊崖自古多是官員流放之地,可他從開國之初,就定下了封藩不封地的政策,便是他的親生皇子,也絕無一塊獨立的封地,更何況太子妃。
“都不是”沈青葉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是遠離大昭的一處荒島,當初兒臣的父親出海曾遇到海難,流落荒島數月才得救,父親吃了不少苦方能返回大陸”
“兒臣長大后就想,大海茫茫,許多海船就是因為迷航和海嘯而遭難,若是能將那處荒島改造成可居住的小島,便可為往來海船補給、躲避海嘯。若是能再建個燈塔為海上的船只引航,便可減少海船迷路遇難之事”
她說的一時激動,忽然發現周圍的人十分安靜,望向她的眼神十分奇特,像是在看一個與這里格格不入的怪物一般。
她才醒悟自己一時忘形,說起海航之事就十分激動,那是這皇宮中的貴人們一生都從未有過的經歷,更有甚者,他們根本不在乎遠航的人曾經的遭遇,只在乎他們帶回的珍玩寶物。
他們,根本不懂得賺錢的辛苦之處。
反倒是太子借著衣袖的遮擋,悄悄地握了一下她的手,傳遞來的溫暖,也帶著他的支持。
“荒島”皇帝很是懷疑,“離大昭有多遠”
沈青葉比劃了一下,想不出來該用海里還是其他數據來表現距離,干脆地說道“父親當初獲救后,搭船行了半月,方才抵達泉州港。后來再出海的時候,也曾經去過哪個荒島避風,若是從明州港出發,約莫二十余日可達。”
她稍稍算了一下,“海船每日航速約莫在三四百里,二十余日航程,距離大昭應該在六七千里之外。”
“因為海上航行受風速和海潮影響很大,就算認得路的老手,也不一定能每次都走同一條海路,若是有了指引,就不容易迷航走彎路。”
“六七千里之外啊”
皇帝一聽就沒了興趣,若是琉球瓊崖那種雖然荒僻,但物產豐富的大島,距離大昭也不算遠,他還愿意派兵前去駐扎,保護當地的百姓,順便收點商稅什么的,幾千里之外的一個荒島,就算要了過來,怕是也沒人肯去。
“既然你有此善心,愿為大昭海商指路,朕便成全于你。”
“來人,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