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收到京城傳來的八百里加急文書時,還沒到太原,因為答應了沈青葉,將他未來能得到的鹽引作為抵押換糧,他一時興起就想到運城去看看“自己”的鹽。
結果剛到運城驛站,還沒安排完他那一大家子的住宿,就被京城一路快馬趕來的信使追上。
一看文書,晉王直接傻眼了。
“啊這四弟犯了什么錯父王竟然讓他和我交換封地”
來之前,他就很清楚,父皇讓他在晉地養馬守邊,卻讓四弟在北疆針對北蠻用兵,給予的待遇和人手是完全不同。
可他打不過四弟,先前還因為一時犯蠢得罪了大哥,就更沒膽子找父皇要塊好地方,只能聽憑安排。
結果他終于認清現實,低頭認錯,抱緊大哥大嫂的金大腿,不僅用那些不頂吃喝的黑石炭換到了糧食,竟然還從天上掉下來個大餡餅
父皇讓他和四弟交換封地,從收到圣旨和任命文書即日起,帶人前往云州就藩。
晉王欣喜若狂,正準備告訴妻兒們,忽地靈光一閃,先讓人安頓家人和信差后,自己帶著還沒被收回的印信趕往位于運城的河東都轉運鹽使司。
雖說燕云之地有海鹽供應,渤海灣沿岸有二十多處鹽場,比運城的鹽湖產量只高不低。
可他人來都來了,走過路過還空手而歸,著實不是他的風格。
這樣一來,他可以將離京時預支的俸祿先在河東換了鹽引,跟大嫂換糧食,然后到了云州,還可以從燕云一帶最大的長蘆鹽場弄點鹽引出來。
如此,就可以有雙倍的收入,得到雙倍的快樂
至于四弟被換到晉地后,能不能從運城再換出鹽來,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大家各憑本事,要怪也怪不到他頭上來。
頂多,怪信使來晚一步,他已經先到運城換了鹽引,這領俸祿不積極,哪里來的精神填飽肚子去打仗呢
晉王如今的新燕王慕容萩喜滋滋地拿到鹽引,安排人帶著鹽引和信物去青州港接應沈家糧船,讓他們直接改道北上,到直沽上岸,將糧食直接運往北疆軍鎮,以他的名義分發給軍鎮駐軍。
從小,他就對自己和四弟的名字耿耿于懷,一個萩一個荻,名字相似,可得到的寵愛卻天差地遠。
他出生后是家中最困難的時候,父皇剛起兵不久,戰亂饑荒之中,他險些夭折。而父母都忙于征戰,根本顧不上他。
等到四弟出生,父皇已穩住陣腳,獨霸一方,母后也能安穩地在后方育兒時,他已經跌跌撞撞地能走會跑,無需他們付出更多關心。
或者說,他們的關愛,在他剛懂事不久,想要爭取的時候,就都放在了剛剛出生的四弟身上。
這種情況下,他想不怨不爭都不可能,可偏偏從小到大,無論明爭暗斗,他就沒贏過一次。
就連這次從天而降的大餡餅,都不是他爭取來的,而是全靠四弟自己作死慕容萩一想到這兒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回到驛站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后,就開始給太子寫信。
“大哥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他卻不知,此時此刻的東宮之中,所有人正慌亂地聽從太醫的安排
“快快去熬藥太子若是今晚還不能退燒,萬事危矣”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