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動手的還是口口聲聲與長興伯世子有兄弟之情,不惜將她從教坊司贖出來的四皇子。
沈萬年就不由暗暗慶幸,好在女兒沒看上當初還是燕王的四皇子,就這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德行,他們父女還真是高攀不起。
只是,如今和太子綁在一起,原因為哪怕太子死了,女兒抱著為他守貞的名義也可以做個遠離皇家是非的“寡婦”,大不了自家修個道觀或庵堂打著為太子祈福修來世的名義出家。
可沒想到,皇帝借機步步緊逼,竟然要將女兒和太子生死綁定,太子若是死了,就要女兒陪葬。
沈萬年第一眼看到這句話時,差點撕爛了信紙,在看女兒口口聲聲壓與太子生死與共白頭偕老,就算擔心,也只能按捺住,仔細研究女兒這封信所代表的的內涵。
信中,沈青葉告訴他,她已經得了皇帝的承諾,在以“皇家海商”名義出海為太子尋藥之時,若是遇到無人荒島,收歸大昭,便可作為太子和她的封地,還有皇帝和皇后親口賜名為“楓島”。
“以楓島之地,修建燈塔,為海船引路指向,為海客避風補給,如此積攢功德,必能感動上蒼,令我等覓得靈丹妙藥,以解殿下之痼疾”
沈萬年的手都有些發抖。
不管這信中的話說得多好聽,他依然能看出來,這這這是女兒的求救信
一入宮門深似海,尋常人家該有的回門在宮中都沒有,再加上沈青葉并無女性長輩親族在世,只有一個親人還是個老父親,就連請親人入宮見面都得經過皇后恩準。
沈萬年從聽說太子發病開始,就一直焦心不已,到處尋醫問藥,可人一聽病人是太子,就忙不迭地推辭,生怕沾上點邊就會陷入宮中泥潭,不得脫身。
好在女兒自己機靈,早早帶了些藥物混在嫁妝里帶進宮,解決了這次危機,卻要面臨更大的風險。
就太子那命格那身體沈萬年想想都心疼。
可當初皇帝借口要對北蠻用兵,既要他捐糧,又“好心”指婚,要將他和女兒綁在皇家,適齡的未婚皇子,除了四皇子就只有太子,難不成還要青葉進宮去服侍皇帝這個老不修
他原以為四皇子是個好的,結果現在就是悔啊,早知如此,他就該帶著女兒跑路,管那么些人作甚
搞得現在女兒陷在宮中,想走都沒那么容易走。
還得出錢出力給太子治病,真是想想就讓人又憋屈又來氣又無奈。
哪怕他現在不再是平頭百姓,靠著姻親關系得了皇帝賜封為侯,也只是個沒封地的光頭侯爺,除了面子上好看不再因為商人身份在衣食住行上受限,并無其他實際好處。
還招惹來一些老家的族人,拼命攀扯關系想要將自家兒子送到他的府里來。
這些人,怕是已經忘了當初他是怎么對付自家的親爹親哥們的,當初他們把他當累贅分家出族,現在看到有便宜就想占,還以為他是個好拿捏的軟柿子
正好,對付不了皇帝的壓力,對付這些吸血水蛭他還是有一手的。
拿捏軟柿子這種事,他做起來已經是駕輕就熟的了。
“給太子找藥,這種足以光宗耀祖的任務,就交給他們吧”
反正,這些人不就是眼饞他嫁了個女兒成了太子妃,飛上枝頭變鳳凰,想要跟著沾光嗎
天下沒有白吃的餡餅,想沾光,就先做事吧。
然后,他派人快馬加鞭趕去青州,給即將抵達青州的沈氏船隊大管家沈圖送去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