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娘天天盼著程箴能早日歸來,等他到了,又忐忑不安。
該如何勸說,該如何安慰,該以何種態度面對。
興許這就是,真正的關心則亂。
大周朝的男人納妾找通房,文人士子看盡長安花,當是雅事風流。
親事看門第,媒人說媒,先擺出雙方條件,拿出來逐條配對。
看似理智正確,其實荒唐透頂。
都忽視了人不是物,人有七情六欲,有愛。
程箴與崔素娘這般的夫妻,就是在后世都極為難得。
程子安仰起頭,微笑著對崔素娘道“阿娘,阿爹平安回來了,真好。”
崔素娘勉強擠出絲笑回應,是啊,程箴平安回來,就已經是上天眷顧。
隨從將崔武家的騾車也趕了過來,與慶川分別駕車出城去接程箴。
崔耀光硬要跟著前去,嗖一下竄上崔素娘與程子安的騾車里。崔文拿他沒法子,只能隨了他去。
有了崔耀光就熱鬧得很,他從上車嘴就沒停過,崔素娘要分神回答他的問題,腦中亂糟糟的想法,被沖淡了許多。
崔耀光的話密而跳躍,在廢話中冷不丁夾著一個問題,令人猝不及防。
“姑父昨日回來就好了,我們能熱熱鬧鬧過冬至。哎呀,瞧我這腦子,下雪天路滑,趕路太急了不穩妥。”
“冬至都過了,街頭怎地還這般熱鬧。咦,好些貨郎在賣梅花,這梅花開得真好看。姑母,貨郎怎地沒到九曲巷來賣”
崔素娘答道“九曲巷住著普通尋常的百姓,喜歡梅花,自己去采就是,舍不得花錢去買。”
“也是,梅花不能當做飯吃,梅花糕還行。子安你喜歡花嗎不喜歡啊,我也不喜歡,更喜歡果子。那項伯明喜歡花,不對,他不是喜歡花,是喜歡附庸風雅。姑母,大哥長跪不起,他是在求大伯父大伯母答應他與項三娘子的親事嗎”
崔素娘透過車簾往外看,不經意回答“是啊,耀祖說要辭了差事,成親后搬去青州府”
似乎察覺過來,崔素娘說話戛然而止,慍怒地揚手,裝作要捶崔耀光“你個小滑頭,竟來騙我的話。”
崔耀光疲賴拱手討饒,暗戳戳朝程子安擠眉弄眼,眉毛抬得快飛了出去。
程子安失笑,崔耀光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問話方式,在辦案審犯人時能派上用場。
在崔耀光的絮絮叨叨,崔素娘的懊惱嗔怪中,很快出了城。騾車靠著官道邊停下,程子安先跳下車,伸手去攙扶崔素娘。
崔素娘只微微搭了一下,穩穩下了車,掩飾不住的焦急,朝遠處張望。
崔文走過來,勸道“妹妹別急,妹夫很快就會到了。”
城門處向來熱鬧,官道上不時駛來車馬,與出城的車馬行人錯肩而過。
一輛普通尋常的騾車駛來,在他們面前停下。慶川一個箭步上前,打開了車門。
程箴幾乎前后腳,利落地跳下車,面含微笑沖著崔文見禮。
崔文仔細打量著程箴,趕緊回了禮,話語微滯,干巴巴道“沒事,回來就好,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