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箴未當場回應程子安的提議。
程子安知道他一時接受不了,畢竟他與自己不一樣。
經過這段時日的相處,程子安對程箴了解得算是比較深。
其實程箴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與前世的程子安年紀大小差不多,以至于開始時喊阿爹,總是感到很羞恥。
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程箴心懷家國天下,滿腔報國志。
程子安去翻程箴的試卷時,看到了朝廷邸報,就隨便看了一下,結果令他瞠目結舌。
他以為自己處在相對太平的朝代,事實上并非如此。
明州府富裕,只是大周江南道的一州,這里的百姓相對安居樂業,相對是指明州府的百姓起事比較少見。
大周疆域遼闊,且不提與之接壤的國家,邊關經常戰亂。十幾道州府中,年年都有百姓扯旗造反。
不是活不下去,窮苦百姓哪敢冒著抄家滅族的危險反朝廷。
大周百姓需要擔負的,分別為稅,役。
稅有糧稅,身丁錢,五花八門數不清的各種商稅。打個比方,百姓進城賣一籃子雞蛋,也要交一兩個大錢的市坊稅。
役則是徭役,兵役,差役。徭役是修城,河道等,一戶成年男子二丁抽一,白做工。兵役則是戰時募兵,同樣是二丁抽一。
差役是交夏秋糧稅時,官府的錢糧吏只負責催收,將糧食送到官府的辛苦活,則是由百姓負責。其他如官府有貨物運送時,百姓也要被征調出苦力。
權貴官員享有的特權是役全免,稅則是在一定的田產畝數內,無需納稅。
舉人享受一百畝田的免稅,與真正的官身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一品大員一百傾,一傾相當于一百畝,一百傾就是一萬畝。最低品級的九品官員是十傾,一千畝田。
整個清水村的田地加起來,不過三百多畝而已。
除此之外,官員子孫還享有承蔭的田畝免稅,按照祖父與父親的官職,一半減免。
比如一品大員有五個兒子,減半減免,享受五十傾免稅,五個兒子共計二百五十傾。
多子多福,官員樂得敞開肚皮生,反正是女人生,正妻小妾通房,生得越多,家產就更豐厚。
百姓必須生得多,不然就沒人交稅了。
在律法方面,官員犯罪流放,或被抄家砍頭,肯定是犯了造反的大罪。
一般貪污受賄等等,不過小之又小,對于官員來說基本沒事。
大周律規定,官員可用官身抵罪,無論私罪,公罪,按照品級抵應服的罪行,需要坐牢的年數。除品級之外,還可以用銀錢抵罪。
官員的家人犯罪,只要不是窮兇極惡殺人放火等,亦相同可以抵消。
官家子弟就算殺人放火,除非是政敵要扳倒他,罪名絕對落不到他們頭上。
誰家沒個不成器的子孫,政敵不會借此在這方面打壓。
至于普通百姓敢侵犯官身,判刑比侵犯庶民要重加一等。
仆人小廝婢女等等,包括雇用的下人,對主子犯事,亦同樣罪加一等。
程子安以前看過包青天的劇,那時候他只看了個樂呵。
如今他是看明白了,為何包拯只做了他該做的事情,卻被奉為青天。
大周律法除了不健全,人治大于法治,大周律基本就是管束沒權沒勢平民百姓的緊箍咒。“注1”
程子安一直堅持做個有人味的人,讀書科舉,最后“貨與帝王家”。從抱怨世道不公的“田舍郎”,變成了自己曾經憎恨厭惡的權貴。
誘惑實在太大,翻遍史書,也沒幾人能堅持最初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