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有各家的情況,自己家那攤子事都管不好,還有空盯著別人家。我看吶,外村的那些人,見不得人好,是故意傳謠言,想要破壞我們村子的名聲。”
程子安振臂疾呼“我們清水村要團結起來,不要讓外人看了笑話去我們清水村的人都善良,兒女一樣疼愛,誰家招婿嫁女,外村人管不著”
在程子安的鼓動下,大家逐漸變得激奮,大聲跟著他呼喊。
程箴怔怔望著眼前的情形,半晌都沒能晃過神。
怎地形勢突然就變了
莫草兒招婿的事情呢
莫草兒一家同樣看上去呆愣愣,在大家的高聲議論中,不知所措。
聞山長凝神思索,呼喊聲太大,他腦子被吵得嗡嗡響,始終理不出個頭緒。
程子安見情形差不多了,他雙手在身前猛然揮舞,有人看到了他的動作,忙叫身邊的人小聲些。
聲音逐漸停了,程子安笑著拱手,聲情并茂地道“我生在清水村,長在清水村,因為有你們這群開明心善的鄉鄰,我一輩子都會以此為豪。聞山長來了,他是大儒,一字千金難求。”
他看向聞山長,笑瞇瞇拱手作揖“老師,勞煩你給我們村的祠堂,寫快匾額如何”
祠堂大家聽得莫名其妙,面面相覷。
清水村乃是雜姓聚居,哪來的祠堂
程子安笑道“阿爹打算出些銀子,在村北面那塊空地處,修建一座和善堂。”
村北面靠近河邊的地長滿了荊棘,石子多,一直荒廢在那里。
程子安與程箴提過此事,村里人出人力幫忙,修兩間祠堂,只需要些木料與磚瓦,不過七八兩銀子就能修得很好。
程子安從辛寄年那里賺到的銀子全部拿了出來,這座祠堂,實際是他出的錢。
程箴道“和善堂并非程家的宗族祠堂,更不屬于某家某姓。這座祠堂,里面不敬祖先牌位,只敬天地善心。以后村里人議事,能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之地。我程箴在此許諾,只要我程家在,祠堂由程家修繕,每年再拿出十兩銀,誰家遭了大災,遇了急癥,可以從中支取一兩銀子,幫著救救急。雖說杯水車薪,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誰都不愿意遇到事,可萬一呢生急癥,房屋著了火,誰敢拍著胸脯保證不出意外。
能白得一筆錢,何樂而不為。
大家聽得喜上眉梢,紛紛夸贊程箴高義。
程箴繼續道“誰家招上門女婿,和善堂會拿出一兩銀,當做賀禮。”
招上門女婿才有一兩賀禮,孫壯想到自己的兒子女兒,眼珠子一轉,大聲道“程老爺,要是娶兒媳,難道就沒賀禮了”
程箴笑道“村里的喜事多,要是娶兒媳婦也要出一兩賀禮,和善堂真拿不出那么多錢啊。”
這倒也是,村里的半大小子如雨后的青草,一茬茬長大,光一年隨禮下來,就要一大筆銀子。
雖舍不得一兩銀子,但與娶媳婦來說,兩相比較之下,孰輕孰重,大家各自心里有算計。
聞山長苦苦思索到現在,終于理清了程子安的做法。
程子安從不出言否認他們的看法,未曾直言指使,要他們如何行事。
最令聞山長稱妙的是,程子安先是給村里的人戴高帽,夸贊他們疼愛兒女,善良。
接下來,程子安話鋒一轉,將矛頭全部對準了外面,都怪他們污蔑了清水村。
村民當然會維護自己的村子,矛盾瞬間轉移。
到最后,程子安拿出了和善堂,程箴再次提到招婿上門。
聞山長驚訝發現,他們竟然沒一人再反對,而是將心思轉向了一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