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安經常臨時抱佛腳,所以他沒什么考前要休息好,放松的想法。
當然,放松是指不緊張,而非考試期間不再做題看書。
身體已經養成了習慣,處于緊張備戰的狀態,等考完,將書扔掉也不遲。
連續考了幾天,程子安心中大致有了數,最后一門策論文章不出錯,舉人的功名,他就穩拿了
熟門熟路進了考場,程子安看到了考題。
題目出得很簡單,出自于大學的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越是簡單的題目,越難答出精彩,讓閱卷的考官眼前一亮。
學政喜好平穩,又要答得精彩,等于在挖坑,讓人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
程子安認真斟酌之后,還是走了穩妥的路線。
秋闈不能出錯,春闈面對著全大周的舉人,群英薈萃,可以另辟蹊徑。
破題點明何為大學之道,為何要講究“大學之道”。
隨后引經據典,寫明這般做的好處。
程子安加了些大周的時政進去,比單純引經據典要高明。
且在前面加時政,是為了他后面的揚。
程子安沒提自己的抱負,改捧天下讀書人的抱負,最終目的,是捧當今圣上。
圣上的賢明措施,方引得天下士子歸心,報效朝廷。
加了時政策令,馬屁拍得有理有據,文章就顯得厚重,不虛浮,投了主考官的胃口。
程子安先寫了一遍草稿,再工工整整謄寫。
隨著天色暗下來,所有人必須交卷。
三年一度的秋闈,正式結束。
考生們出了考場,各種反應精彩紛呈。
有人笑,有人嚎喪,有人念念叨叨,有人目光呆滯,有人淡定自如。
程子安便屬于淡定自如這一類,程箴亦差不離。
方寅臉色蒼白,憂心忡忡“我總覺著,策論文章沒能寫好。”
程子安將考籃一扔,叉腰道“回去我要啃豬蹄,大口吃肉,再大睡幾天這該死的炒米,我這輩子都不要再吃了”
“阿爹,將我的書本都拿去賣了,通通賣掉”
“阿爹,別管我啊我要睡覺”
程箴無語,千山跑上前去撿他扔到地上的考籃。
方寅看傻了,回過神后笑了起來,學著他那樣將考籃一扔“總算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程子安回到鄉下,除了吃飯就是睡覺,誓要將考前的辛苦,全部補回來。
終于到了放榜這一日。
程家不見了程子安,急得到處尋找。
程子安在牲畜棚前,一手揪住哞哞叫的牛鼻子,一手拉住驢子的韁繩,神色無比嚴肅。
“我與阿爹都中舉了,聽到沒有一門父子雙舉人”
“我不但是舉人還是解元”
“解元是什么,秋闈考試第一名”
“哈哈哈哈,老子這個學渣,憑著自己的本事考了第一名”
“要是你們不知道,花花草草不知道,就是我的失職”,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