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記賬的程箴仔細算了又算,猛地抬起頭,面上同樣是難掩的激動,喊道“一畝地的芋頭,共計七百三十斤”
所有人都盯著程箴,空氣像是凝固了般,現場鴉雀無聲。
程箴呆了下,禁不住看向程子安。
程子安面無表情,一時看不出什么情緒。
謝縣令哆嗦著,嘶聲力竭道“七百三十斤”
“七百三十斤”
接連二三的難以置信聲音響起,懷疑過后,便是興奮地歡呼。
方老丈蹲在地上,手扶著鋤頭把,滿是泥土皸裂枯瘦的手,不斷抹著臉上的淚。
七百三十斤,哪怕除掉泥土,根須,芋頭皮,滿打滿算,至少能凈得六百斤的芋頭
在風調雨順年間,大周魚米之鄉的江南,一畝地,或者一畝稻田,最高糧食產量也不過三百七八十斤。
這三百七八十斤,還要除掉七成到八成的殼。芋頭的皮只有薄薄一層,無需曬干,一百斤洗干凈的芋頭,有九十五斤能吃。
程子安看著他們的歡欣鼓舞,他當然也高興。
芋頭綿軟易消化,營養豐富,產量高。
程子安不清楚在糧食產量低的年間,為何沒能當做主食大力推廣種植。
除了不易保存之外,程子安估計還有別的原因,他跟著下了一段時日的地,了解到芋頭喜歡濕潤肥沃的土壤,有些干旱之地,灌溉難,不適合種植。
除此之外,定還有別的原因,比如病蟲害,芋頭種的更新換代等等。
謝縣令急急湊上前,拱手道“恭喜程知府,賀喜程知府,這可是天大的功績啊程知府將此事寫折子稟報朝廷,圣上定會龍心大悅,程知府憑著此功勞,就能被銘記千古”
高縣令伍縣令他們不甘落后,諂媚地上前,紛紛恭喜道賀。
程子安對這種做派作風,感到很是眼熟,那股喜悅一下就沒了,惟余無盡的悲涼。
好大喜功,祥瑞,溜須拍馬,升遷,高官厚祿。
程子安實在沒心情搭理他們,對方老丈道“繼續挖,分開地段計數,看哪種地的產量最低,哪種最高,最后分析緣由。你們,”
他看向跟來的各縣種地好手,“你們前去學習,有不懂之處就問,方老丈,你們將所知道的,悉數教給他們。”
大家又被震驚了,這可是芋頭,高產的芋頭,能填飽肚皮的芋頭,哪能就隨隨便便教給了這些種地的莊稼漢
何況,還沒回稟給朝廷,要是被別的州府得知了去,這份功勞豈不是被搶了
就是要教,也要教給能信任之人,讓他們簽賣身契,賞賜他們幾個大錢,自己的莊子先耕種,賺了功勞,再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