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周老太道“天上真會掉這么好的餡餅嗎”
周二郎也道“是啊,不僅把路和水渠修好,頭三年還免租地的稅收,并且還會幫我們把桑苗栽種好,前期咱們全然不費分毫力氣,有這樣的好事”
周二郎的媳婦朱氏也覺得不可思議,“那幫人可是土匪,哪會這般大發慈悲”
周大郎看向自家老娘,說道“倘若事情是真,阿娘又作何打算”
周老太沒有說話。
這么好的條件,若說不心動肯定是假的。
不過他們到底吃過虧,心里頭多少有些顧忌,“那王小娘子真有說他們打算開放關應門了”
周大郎點頭,“兒聽著她的意思,應是想法子到太守府那里去買官了。”頓了頓,“這世道,處處都是坑,就算咱們離開安縣,又能到哪里去尋得安穩地呢”
這話說得眾人內心戚戚。
安縣到底是他們的家鄉,祖祖輩輩都在這里,若是離鄉背井,又能往哪里去
人們一時陷入了沉默中。
最終糾結了兩天后,周大郎還是打算先看看墾出來的荒地再說。
一大早趙雉護送他們前往鄉下,梁螢會騎馬,幾人是騎馬下的鄉。
現在天氣炎熱,官兵們都是上午干半天。
目前已經開墾出三個村的荒地了。
這些荒地幾乎是連成一片的,離農田有段距離。
以前之所以沒被開墾出來,一來需要極大的人力,二來土壤瘠薄,種不了莊稼,故一直都荒廢著。
現在官兵們平整出一條毛路,進荒地倒也方便。
梁螢指著不遠處的溝渠,說道“上頭有蓄水池,可放水下來,以后澆灌桑樹也方便。”又道,“這些地長不出莊稼來,桑樹耐旱,土地瘦些也無妨,它能適應。”
周大郎點頭,“能種桑苗。”
梁螢好奇問“桑苗是用扦插種植嗎”
周大郎“是用扦插的法子,最好是立秋后扦插,容易成活。”
人們在荒地里邊走邊聊,有時候周大郎會蹲下撿土壤看土質。
他們接連走了三個村,周大郎還是有些猶豫,因為荒地太過分散,并不適合統一采摘,倘若做蠶房,就得分散開來,極不方便。
梁螢就這道難題思索了許久,忽地想起了現代的合作社,于是給他出了個主意。
“周郎君的顧慮極有一番道理,這些荒地都在村里,皆是分散的,采摘桑葉確實有一定的難處。不過可以讓村民們自己打理桑樹地,他們就住在村中,采摘桑葉養蠶倒也方便。
“周家除了自己種桑養蠶外,也會下鄉收購蠶繭,如果想要保持蠶繭的品質,我倒有一個法子可試。
“你家蠶種給愿意養蠶的鄉民,再給他們養蠶的經驗,倘若他們在養蠶途中遇到了難題,你們再差人上門來處理。
“待到結蠶繭時周家按市價回收這些蠶繭,再扣除蠶種費用。如此一來,你們跳過了請人養蠶的環節,也省事不少。”
聽了這話,周大郎頗覺詫異,他腦中一番思索,琢磨此舉的可行性。
梁螢繼續道“倘若讓鄉民養蠶,這些荒地衙門就分給他們租種。周家只需蠶種和養蠶技藝,定時差人來查看蠶的情況,也方便把控蠶繭的品質。”
周大郎點頭。
梁螢“不過也得讓村民們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在養蠶之前雙方需得簽訂契約,定好最低收購價,以保他們手上的貨有交接處,不會砸在自己手里。
“如此一來,周家有穩定的蠶繭貨源收購,村民們也有穩定的商販交接,雙方都有保障,兩全其美。”
這法子是非常新形的合作模式。
以前周家都是誰家有貨源,只要品質達到要求便收購來使用。
如今換一種方式,他們全程把控品質,指導蠶農養出自己需求的蠶繭。
不僅如此,貨源還穩定了。
周大郎一時有些興奮,倘若有衙門牽頭,那往后雙方發生分歧,衙門可做公斷,公信力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