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陳安的思路后,接下來的操作方便多了。
胡縣令前往大牢,跟先前因匿田罪被逮捕進來的余四爺、李大郎和林大龍三人耍流氓。
如果他們愿意把手里的田產充公,那衙門既往不咎;如果不愿意,就走正規流程,按匿田罪處理。
這可把三人氣壞了。
余四爺氣惱道“胡縣令你莫要欺人太甚”
胡縣令抱手看他們,淡淡道“你余家偷偷寫密函上報到太守府告密,現在太守府的人下來查此事,你以為救兵來了啊,天真”
余四爺愣住。
胡縣令頗有幾分小人得志,捋胡子道“太守府的人去余家同余大郎說了,倘若不愿把手里的一千多畝田產交出來,就上奏朝廷請巡按御史來查查余家的家產來路。
“我胡志國同為縣令,怎么就沒你們余家這么會掙錢呢
“你余四爺也莫要揣著明白裝糊涂,是要保余家的名聲,還是懲查貪官污吏,相信余大郎很快就會做出決斷來。”
這話把三人唬得不輕。
余四爺臉色發白,嘴唇嚅動,說不出話來。
胡縣令看著他們道“識時務者為俊杰,不是我胡志國欺人太甚,是外頭的百姓鬧得兇悍,連太守府都沒得辦法,權衡之下,也只有委屈你們了。
“今兒我來,就是要把話同你們說清楚,是要繼續蹲大牢的,衙門有牢飯供應,倘若不想繼續蹲的,便主動把地契交到衙門來,大家都好做人。”
說完這話后,他也不看他們是什么反應,自顧離去了。
林大龍氣得暴跳,咒罵道“狗日的胡志國,官官相護,還有沒有天理王法”
李大郎則默不吭聲。
連余家這么厲害的鄉紳都被上頭搞服了,他李家不過區區商賈,哪敢與官斗呢
眼見就快過年了,李大郎委實不愿在牢里繼續待下去,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壁虎斷尾求存。
下午李家的親眷來牢里一趟,迫于局勢,只得差人回去把田產地契取來上交給衙門充公。
失財免災。
見李大郎走了,林大龍瞪眼道“你這龜孫,就這么走了”
李大郎無奈地回頭,“民不與官斗,連太守府都下來做出了讓步,你我商賈之家,心中不服又當如何,難不成跑到京城告御狀”
林大龍被噎得無語。
李大郎繼續道“這些年我們掛在余公的名下,確實沒有上交公糧,你林大龍再怎么狡辯,匿田罪也是鐵板釘釘的事,何必自討苦吃”
林大龍“”
他眼睜睜地看著李大郎走了,說不心慌肯定是假的。
李家把地契上交后,柳四郎親自去勸說圍在他們家門口的老百姓。
眾人爆發出熱烈歡呼。
這意味著他們初戰告捷
混亂了多日的李家總算迎來了清凈,散去的老百姓又跑到另外的商賈家門口接著鬧,于是第二日余四爺和林大龍也陸續回去了。
其他商賈聽說余家也歇了火,并且還是太守府來滅的,再無斗志。
城里的商賈陸續上交地契充公。
消息傳到鄉下,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們的士氣。
眼見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楊國興非常欣慰。
先前人人厭他,現在見著他也會夸贊一番,說他愛民如子。
楊國興走路都有點飄。
現在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縣里的局勢得到有效控制后,楊國興便想回去交差。
他一點都不想在這個鬼地方多待一刻。
在他離去的那天,不少百姓前往歡送。
人們心里頭雖然不屑,嘴上卻會說乖話,紛紛給他們戴高帽,把他們夸上了天。
送走太守府的人后,胡縣令下令把城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