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外諸多地方因災情爆發出多起農民起義,郡內也紛爭不斷。
京中的朝廷忙得不行,一會兒要派兵鎮壓,一會兒要救濟地方百姓,一會兒要殺貪官,東一捶西一棒,自顧不暇。
不僅如此,邊境也時常受到侵襲騷擾,煩不勝煩。
這個爬滿了虱子的王朝已經被啃咬成了篩子,哪里癢就撓一撓。
盡管梁王室知道嚴重的地方已經潰爛發膿,卻別無他法,只能在暮年中茍延殘喘,活一日算一日。
安縣這邊因著災情不算嚴重,今年的糧倉能填滿,老百姓家里頭也有余糧。
平陰那邊雖然受了災,但家家戶戶都只交三成公糧,沒有四成租子吸血,溫飽是夠了的。
胡縣令打定主意要把今年交給太守府的賦稅給賴掉,聽說仙德和中泉接連發生,可見老百姓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郡內陸續發生多起聚眾鬧事,不少老百姓紛紛外逃避難。
平陰這邊不敢像上春那般接納流民,關門閉戶自保要緊。
安縣也一樣緊閉關應門,顧不得外頭的流民。
松縣同樣如此。
在這個受災嚴重的混亂年頭,能保住自己的飯碗就已然不錯了,哪還有心思去顧他人的死活
在外面一片混亂時,安縣境內一片太平安穩。
這幫土匪為他們負重前行。
多的不敢想,只要能平安順遂度過今年就不錯了。
秋收過后人們閑暇下來,趙雉沒法外出行事,索性又操練部下,看他們有沒有偷懶。
底下的老百姓也會進行集訓。
在人們都計劃平穩過冬時,忽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把他們的安穩徹底打亂。
上次平陰搞土地下放鬧出岔子時,是楊國興下來處理的,他的親信陳安極有處事手腕,捏軟柿子甚合梁螢心意,當時她還覺得這人簡直是個人才。
不曾想,這回陳安偷偷來了一趟安縣。
當李疑接到陳安的拜帖時心中生出不詳的預感,幾乎本能的,他們這群土匪對太守府的人有著天然的抵觸。
當時梁螢不在衙門,在糧倉那邊。
李疑不做多想,當即拿著陳安的拜帖去找她。
梁螢看到那份拜帖也是吃驚不已,皺眉道“太守府的人來找我們作甚”
李疑內心惶惶道“我正奇怪呢,好端端的來了人,定是來者不善。”
梁螢道“去把趙郎君尋回來。”
李疑當即差人去操練場。
兩人匆匆回了衙門,命人去把關應門把陳安請來。
稍后趙雉從外頭回來,跟他們一樣心中覺得奇怪,問道“太守府的人在這個節骨眼上來做什么,莫不是又讓我們去平亂”
聽到這話,梁螢和李疑同時看向他,根據以往的經驗,多半是這回事。
只不過上回來下命令的人并不是陳安。
倘若真是送令的,也不至于先送拜帖。
三人心中既覺困惑又感忐忑。
之后隔了許久,那陳安才被差役請進衙門。
當時他的神情很是憔悴,整個人胡子拉碴,眼窩深陷,跟去年見到的大不一樣。
梁螢驚訝不已,詫異道“陳書佐怎么”
陳安沒有答話,只說道“陳某貿然前來,想必諸位心中生惑,實不相瞞,陳某這次是來求救的。”
這話把三人唬住了,不由得面面相覷。
陳安看了看周邊,說道“這里說話不方便,可否換個地方”
見他神神秘秘的,趙雉看向梁螢,梁螢道“去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