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籠罩在城里的恐慌在短短數日就煙消云散,從先前對外來官兵的害怕,轉變成了歡喜。
那些上交田地的人員名單被張貼公示到大街小巷,不僅有商賈們的田產,還有太守府當官的。
這簡直不可思議。
可它就是發生了。
起初還有人不信,后來見人們皆在談論土地均分,才意識到這場入侵或許是他們走狗屎運的開始。
沒有一個話題比土地更值得人們去關注探討,它關乎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趙雉等人更是專門安排了官兵解說如何搞土地下放,如何保住他們的飯碗,把永慶的模式復制到扶陽來。
城里的百姓們全都跟打雞血似的振奮,甚至沒有人愿意逃出去,都盼著能分一杯羹。
扶陽被奪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河城。
俞州牧憤恨不已,州府召集親信商議應對之策。
夏大郎提議圍魏救趙,說道“永慶集結臨都前來進犯,想必臨都那邊城內空虛,他們占領了扶陽,一旦得知我們派兵去攻老巢,必然恐慌。”
這話得到不少人的認可。
孟廣榮在開春吃了場敗仗,心想那幫土匪已經傾巢而出,說不定能占到便宜將功補過,便主動要求出兵。
夏遠堂拒絕了。
當時人們都覺得臨都那幫人的主力應該都在扶陽的,肯定能撿便宜。
夏郎積極舉薦自己的親信魏雄魏校尉。
夏遠堂有意抬舉這個小兒子,當即下令讓魏雄領兩千兵突襲臨都。
哪怕是打個幌子呢,也要讓那幫膽大包天的土匪心慌。
卻不曾想,魏雄那倒霉蛋有去無回。
從俞州去臨都永慶,必經雁門郡那邊的文山。
該山地勢險峻,占地雖然不大,卻極其容易設伏。
在這里守株待兔的奉郎等人得知趙雉他們成功奪下扶陽,猜到州府極有可能會殺到后方,早就蹲守了多時。
前兩日梁螢他們給他了新玩意兒,正好可以拿那些俞州兵試水。
這不,一安縣兵瞅著木架上的火藥箭,它是用一根簡陋的木棍所制。
那木棍筆直,仿造的是箭矢的模樣。
頭部是削尖的箭頭,身上捆綁著一只竹筒,竹筒上纏著粗壯的綿線,一些綿線從小孔內穿出,尾端留有小尾巴,是用來點火的引子。
為了保持木棍呈直線噴射出去,還專門做了保持平衡的尾羽。
瞅著這么一個做工普通的東西,那安縣兵很是懷疑,說道“爺,這東西真能射百步遠”
奉郎“唬你作甚”
木架有半人高,火藥箭被平放到木架上,等著喂俞州兵吃藥。
這些天他們都在這里扎營,對面的山上有暗號,一旦發現動靜,藏在山里的小旗子就會舞動做手勢。
不遠處也有官兵時不時伏地探聽動靜,檢測周邊的情況。
待到下午未時,領兵欲燒臨都后院的俞州軍打馬而來。
他們深知文山地勢復雜,為防不測,先派探子探路。
奉郎一眾人全都隱秘在山林里,人們密切關注對面山上的小旗子。
官道寬敞,山腳皆是光溜溜的石頭,前面有一片林子。
探子謹慎留意周邊動靜,確定林子那邊沒有異常后,才折返回去通報后面的俞州大軍。
當那些兵馬踏進火藥箭的射程之內,隱秘在高山上的小旗子忽地做交叉手勢。
奉郎立馬下令官兵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