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后李疑差人來,說許太守過來商議籌軍糧的事。
梁螢把賈叢修打發走了。
那老兒臨走時,梁螢安撫他千瘡百孔的心,說以后還會給他找掙錢的機會。
賈叢修內心復雜,往后他再也不置辦田產了。
待他走后,梁螢去了李疑那邊。
許太守見她過來,酸溜溜調侃道“王功曹當真是一把算計的好手,我瞧著外頭的百姓,若是太守府不向他們借糧,還像瞧不起他們似的。”
梁螢失笑,同他行禮道“倒是讓許太守看了笑話。”
許太守起身還禮,撇了撇嘴,“最初的時候我還以為你瞎忽悠,不曾想真這么干了。”
梁螢入坐,“那也得咱們永慶的老百姓有糧才愿意拿出來不是”頓了頓,故意刺激他道,“宛南縣也借了糧來。”
說罷看向李疑,問“借了多少來著”
李疑答道“有兩千多石。”
這個數字把許太守驚著了,“你莫要誆我”
李疑擺手,“這還是少的,總歸是一個縣。”又道,“宛南的老百姓在開春時土地才下放到戶,前陣子才交的公糧,如今當地老百姓又主動借糧給衙門,也著實難為他們了。”
梁螢笑瞇瞇問“你臨都郡呢,又如何了”
許太守不禁露出一副難為情的表情。
梁螢不給面子奚落道“多半都進豪紳們的腰包里了,你看現在你許太守為難,他們可曾伸出過援手來”
許太守沒有吭聲。
梁螢嚴肅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把土地公有制,把豪紳手里的土地打下來的真正意義。
“那些個東西貪得無厭,老百姓除了上交給公家三成賦稅,還得給他們四成的租子。
“可是養著這群人有什么用呢,在關鍵時刻只顧自己,哪管你衙門的死活
“我們永慶養不起這樣的大爺,他們若想在郡內掙錢也沒關系,但不能動土地,這是底線。”
這話令許太守心中五味雜陳。
梁螢繼續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土地是老百姓的根兒,他們的根兒沒了,就沒有了生存的倚賴。
“前兩年中泉發生叛亂,就是王太守他們逼得活不下去了,我們若是不把老百姓放到眼里,同樣會走老路。
“這般辛苦籌謀下來,又是圖什么呢”
許太守抱手道“確實如此。”
梁螢自信道“只要有老百姓在身后扶持,軍糧就不愁湊不到。”
她的自信許太守沒法反駁,因為連宛南那么窮都能咬牙借出糧來,可見他們對太守府的支持與信任。
而那種扶持,想必全天下也找不出哪個衙門能有這般本事。
但現在永慶做到了。
以前許太守覺得他為了底下的老百姓已經夠兢兢業業了,然而與他們比起來,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原來不是他不夠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對。
本來還擔憂軍糧,如今見識到永慶老百姓的熱情,許太守也松了口氣。
只是與這邊的太平相比,俞州的扶陽則陷入了慘烈殘酷的血戰中。
那俞州牧惱恨這群土匪,勢必要與他們拼出個高低來,聚集了一萬大軍來猛攻。
夏氏占據了俞州數年,有著深厚的根基,哪能被輕易擊退
趙雉等人在扶陽與他們血戰了近半個月,幾乎把所有火藥都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