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說得眉飛色舞,梁螢笑道“還得是老百姓手里有盈余才是根本,他們若是窮了,哪里舍得掏自己的錢袋子”
胡宣贊許道“這倒是真的。”
梁螢“現在永慶那邊的老百姓已經富裕起來了,臨都這邊估計到明年也能擺脫貧困。
“只要老百姓手里有錢,就有能力買其他物什,他們有了需求,商戶就能掙錢,商戶能掙錢了,衙門才有稅收。
“所以你們衙門想要月俸高,就得大力扶持底下的商戶們,把他們盤活掙稅收。”
胡宣點頭,“我曾親自到鄉縣看過,但凡覺得可以扶持的商販,皆要嘗試,讓官鹽渠道帶貨先在郡內行銷,若是容易脫手的,就往郡外推。”
梁螢贊道“這思路挺好,官鹽的渠道不用白不用,他們跟賈家合作,也是要抽利的。
“鋪貨渠道有了,衙門免稅扶持也有了,給這些商戶了良好的土壤來孕育他們,但凡有點實力的,應該都能存活下來。
“待時日長些,便是衙門采擷勞動果實的時候。
“以往光靠賦稅和徭役盤剝,導致底下的老百姓怨聲載道,如今他們不埋怨,公家依然能掙錢。”
她有心培養這個年輕人,耐心跟他講了許多治內的思路,令胡宣受益良多。
可以說他的前程皆是她一手提拔起來的。
從當初把他誆騙到松縣開始,一直都在誆他。
他也在誆騙中飛速成長,她既是他的貴人,也算是他的半個師傅。
臨都這邊的發展梁螢甚是滿意,回永慶時,沿途的官道已經陸續修繕過,但凡狹窄能擴寬的地方都已經處理好。
這次她過來順便把趙老太等人帶過去,目前河城已經穩定,能讓老人家安身。
梁螢關心集市商鋪的事情,胡志國翻看批地賬冊,郡內的所有縣基本已經完成了商鋪修建,共計八百多戶商鋪。
八百多戶意味著有八百多貫賣地的錢。
梁螢心中歡喜,又問“脫手的呢,清楚嗎”
胡志國根據各地上交的契稅賬冊得出結果,賣掉了近五百戶。
對于這個數字,梁螢非常滿意,可見在集市上修建商戶是行得通的。
第二日他們親自去了一趟附近的鄉村,正逢趕集,一早就聚集了不少人。
這處集市在橋邊,平時基本上有六七個村的村民會來這里交易采買。
因著時代的特殊性,不像現代那么交通發達,所以村里都是扎堆聚集的。
現在集市上修建了十多家商鋪,梁螢數了一下,有九家鋪子已經在經營了,其余則空置著。
那些經營的鋪子有官鹽,黑陶,雜貨鋪,豬肉攤子,豆腐鋪,農具大多數都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物什。
梁螢問了一下賣豆腐的鋪子。
老兒說遇到趕集就在鋪子里,平時就推車到鄉下賣,他們還會做腐乳,豆腐衣等,一家子就靠賣豆腐維持生計。
賣豬肉的屠夫也是這般,趕集就在鋪子里,平時也會下鄉。
這兩年村民們的日子好過了,舍得沾油水,豬肉也比往年好銷些。
這個時候的豬大多都是黑豬,肉質跟現代引進的白豬不一樣,并且都不會閹割,因為要育種再利用,就跟抱小雞仔一樣,再加之閹割技術不完善,幾乎不會去動它們。
畢竟閹割太監都有死人的,那些豬誰吃飽了去閹割它們
梁螢許多次都想開口,想了想還是作罷,總不能讓衙門強制閹割生豬,估計老百姓會認為他們有毛病,跟豬過不去。
現在還是把溫飽問題解決了先,以后的物種再談口感和引進。
她同胡志國說起胡宣對商販的思路,胡志國顯然是贊許的,永慶這邊也是一樣,大力扶持商販,只要能帶得動的就全面推廣。
梁螢甚感欣慰。
由此可見,她的命令是落實到位的。
目前永慶、臨都和雁門三郡都已經走上了正軌,無需她再費心思,著實省心不少。
學堂這邊從永慶開始,陸續推廣到縣城。
因為是免費,招收男童肯定方便,但女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