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明年秋收后,家家戶戶都能得溫飽了才是。
顧老兒心中很不服氣,但又不得不服氣。
他很想找人傾吐,身邊卻沒有人,索性給摯友寫了一封書信,吐槽俞州的這幫土匪。
不曾想,引來一大幫曾經在官場上不得志的人集體前來俞州圍觀。
另一邊的梁螢罵過一頓后就把這事給拋之腦后,忙著去搞法治推廣。
那韓二娘文采極佳,硬是給她寫了好幾個話本子,有通奸類的,拐賣婦女兒童的,誆騙的,五花八門。
她顯然吸取到了狗血的精髓,看得梁螢跌宕起伏,拍腿叫好。
有了話本子,接下來便差人去市井里尋靠嘴皮子吃飯的人,最好有口技,因為這樣才有趣味。
不過會識字的倒是少。
官差尋了四位會口技的人來,給他們講話本子的內容,讓他們記下后用自己的方式演練一遍。
其中有一人簡直是人才,會學婆子的聲音,也會學驢叫,講起入室搶劫的話本子惟妙惟肖。
譚三娘看得歡喜,笑道“這有趣味,可比看告示有意思多了。”
梁螢“若是到市井里,想來是能引人們圍觀看樂子的。”
譚三娘點頭,“指不定老太太也愛看。”
于是第二日趙老太也看過樂子,從頭到尾被逗得開懷,打趣道“這誰想出來的餿主意,把朝廷律法做到樂子里去,也虧他想得出。”
梁螢問“我就問老太太,你看過那樂子后,可有啟發”
趙老太“倒是有的,那程婆子牽頭替伍大郎和徐晚娘私通,罪有應得,當該處以流徒,伍大郎和徐晚娘背著自家婆娘和男人通奸,被處死也不冤。”
梁螢“所以這個樂子就是要告訴人們犯了通奸罪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也是在告誡世人切勿貪一時痛快造下禍患來,算是一種警醒。”
趙老太贊許道“你的腦袋瓜聰明,這警醒好,比貼到告示墻上讓我們這些大字不識的老百姓去看告示好。”
梁螢笑著問道“那我拿這些樂子來普法可堪用”
趙老太“堪用,堪用。”
得到她的認可,梁螢非常高興。
目前河城在搞土地下放,便讓那王二郎先去平中普法,試試普法效果,倘若管用,就全面推廣。
梁螢不僅要求兵強馬壯,還得在富民的基礎上提高人們的素質水平,減少刑案。
普法任重道遠,得讓他們先了解這個東西,而后才能約束自身勿要觸犯律法,達到真正的法治清明。
夏日悄然而逝。
待到秋收時,所有郡都開始忙碌起來。
去年攻打俞州太守府借了永慶老百姓的糧,今年衙門在上交的公糧上扣除,結果許多人都讓衙門欠著,要留著太守府的借條做紀念。
這令胡志國哭笑不得,勸老百姓把手里的借條還回來,下回還有得借呢。
些許人還了,在上交的公糧里頭抵債。
不過大部人都沒還,不缺那點糧,就圖個稀奇。
這是梁螢怎么都沒料到的。
在老百姓陸續上交公糧的時候,陳安總算順利回到了俞州。
一路風塵仆仆,連日快馬加鞭從京中趕回,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他歸來的消息傳到州府里,眾人激動不已。
當時梁螢外出未歸,是趙雉接迎的。
陳安興奮地把官憑文書等物奉上,說道“朝廷受了我們的上貢,把州牧的官憑下放來了,俞州太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