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事你父親都不知道。”
張湯次子很是篤定“聽說昨日你跟太子在一起,太子說了什么太子才五歲,認真計較起來四歲零三個月,你好意思成天詐他的話嗎”
小太子的硯臺很有用,以至于張家小子對素未蒙面的小太子很有好感。
公孫敬聲“昭平君說的吧”
跟昭平君走得近的學子正想替他問問,聞言就直接問“太子昨日回去有沒有見到陛下”
公孫敬聲搖頭。
那名學子心底暗喜,明日可以找昭平君要謝禮了。
這小子以為太子年幼不記事,一覺睡醒就忘得七七八八了。
公孫敬聲見他也要去睡,頓時不敢繞彎子“五經博士向陛下提議,到秋廣收學生。”
有人說“好事啊。”
劉徹時常征召天下賢良方正之人,聽聞此話眾學子無人感到意外。
公孫敬聲立即道出,年齡定在十八歲以上。人招多了,官學住不下,就把十八歲以下的學子清理出去,理由是攆他不攆他,肯定有人不服氣,不如一視同仁。
張湯次子猛地坐起來“太子殿下沒聽錯”
“我表兄霍去病一點點問的。你不放心我還不放心他”
所有人沒了睡意。
有小子甚至帶著哭腔問怎么辦。
公孫敬聲直言,他父親不一定能全須全尾回來。公孫太仆是指望不上,只能指望他們的父輩。
有人意有所指“皇后知道嗎”
公孫敬聲“皇后知道有什么用五經博士都不想聽陛下的。”
一群半大小子想想此言甚是。
陛下真有此心,何必多此一舉令五經博士蓋學校找老師。
眾現在商議好一會,擊掌承諾,休沐日回到家就把此事告訴家中長輩。
長輩可比嘴上無毛的小子們精明多了。
廷議時他們只關心小子們比早幾年大了,官學住得下嗎如今五經博士以及授課博士都有辦學經驗,是不是該廣招學生。官學是天下學子的官學,不能只招京師子弟等等。
五經博士在官學,并沒有出現在宣室,然而這些人精依然越過他定下招生條件,新生到來住在哪兒,年幼的學子如何安置,是不是把品學兼優的放在一處,不學無處的放在一起。
其實提出最后這一點的官吏本意是把不學無處的小子請出去。他怕連累自家孩子,所以想到個折中的法子。
所有混賬放在一處,官學豈不成了斗獸場,成天雞飛狗跳。
劉徹沉吟片刻,決定到秋把這些人分開,聚不到一起,成不了氣候,自然不會帶壞乖孩子。
眾臣三三兩兩離去,劉徹望著他們的背影問春望“他們怎么知道五經博士有意把那些小子攆回家的”
春望下意識說“沒人提五經博士啊。”
劉徹嗤一聲“三伏天還沒過,離立秋還有好幾個月,不是聽到風聲,無緣無故跟朕商討辦學去把太子給朕找來”
春望不假思索地說“不會是太子那日殿內不止陛下、殿下和奴婢三人。興許五經博士沒能達到目的,心底不滿,休沐日同人說過,那人說出去的。”
劉徹瞥他“這種把公卿得罪個遍的事,他氣糊涂了往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