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王死,劉徹歡喜,他很想趁機出去顯擺。可這幾年他年年出去幾個月,聽到兒子要幫他尋寶衣,也不好這個時候拋下他出去玩。
劉徹表示他得等大司馬回來論功行賞。
霍去病八月上旬就回到邊關。霍去病收到朝廷送過去的賞錢,先賞兵卒,令他們早日同家人團聚。隨后他帶著戰功卓越的兵將回到長安,由陛下親自封賞。
劉徹見了將軍和校尉,在城外戍衛營兵卒由太子替他封賞。
此次左大都尉死了,也沒能手刃單于王,無人獲封侯爵。但殺敵近兩萬人,俘虜一萬多人,牲畜幾十萬頭,其他零七八碎的東西很多,劉徹賞霍去病兩千金,韓說、趙破奴等人分別獲上千幾百不等。
天子僅有一子,劉徹令太子去軍營,軍中將士也沒有意識到天子此舉是給太子樹立威信。
無論太子有沒有看過兵書,好不好武,憑他不憨不傻,皇
位非他莫屬,陛下實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太子歡歡喜喜去軍營卻讓不少認為太子乃是仁厚君子的人意識到太子十有八九跟天子一樣好戰。結合太子以一敵七,挑飛李陵的劍,他只是不如天子霸氣外露罷了。
霍去病出發前朝廷對外的理由是受降。希望憑軍功封侯之人不由得想起渾邪王,認為那種事可一不可再。陛下雖然令大軍隨霍去病出關受降也是以防萬一,打起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中這樣認為的就有李敢一家。渾邪王那次也沒打起來,霍去病殺了金日磾的父親休屠王,休屠王部就不敢反抗。那次隨霍去病前去受降的人也沒有得到封賞。
不少人世家跟李家一樣認為受降這事不好干。人接過來將士無功,沒能接到人反而有過。當得知冠軍侯大敗匈奴,匈奴單于王病死,一些精于算計的世家懊惱不已。
這次深入草原受降建章學堂的一些學生也去了。他們在公孫敖麾下。雖然沒有見到匈奴大軍,但他們在草原上轉一圈,回程時盯著俘虜以及牲畜,也算長了見識。他們回來也沒再回學堂,有的在宮里當禁衛,有的當巡城護衛,也有人留在京郊大營。
這些學生很清楚他們在建章學堂吃得好睡得好只因太子常去。主父偃和東方朔無意中說過,抄書也是太子的主意,不少因為抄書攢了不少錢的學生很感激太子。
他們忍不住跟同僚聊起太子做的事,雖然跟軍國大事比起來都是些小事,但越小的事離黎民百姓越近,出身低微的兵卒因此很喜歡太子。
軍中兵卒或宮中侍衛不會到太子跟前表白,以至于太子不知道他已有很多擁躉。也沒人特意告訴劉徹。誰不知道天子疼兒子。特意告訴他,天子只會趁機跟他們顯擺他有個好兒子。
劉徹沒少跟朝臣顯擺他的寶物,也沒少顯擺他有個好兒子,公卿大夫早已懶得理會天家父子的事。
昭平君連公孫敬聲扯過,哪日舅舅表弟兵戎相見,百官也敢裝瞎。蓋因陛下不舍得打兒子,但舍得收拾臣下。太子不如天子陰損,喜歡借刀殺人。可太子敢自己動手。
太子宮至今只有一位史良娣,太子只有一個兒子史皇孫,許多人家想把女兒送進太子宮,不提太子身份尊貴,只說他的相貌秉性,女兒過去也不虧。然而無人敢找上太子,更不敢上奏暗示天子。
天子非尋常人,尋常百姓希望多子多福,他嫌太子有了兒子忘了父母。
皇家多奇葩,皇帝這番做派百官倒也不意外。可放著這樣一個香餑餑不啃一口又不甘心,有人就想到昭平君。
九月初,天子決定在長安過冬,有人就開始同昭平君偶遇。這種事不好自己出面,就請屬官代為引薦。京官幾乎都認識太子和昭平君,昭平君就算認不全也覺著眼熟。伸手不打笑臉人。別人說著相請不如偶遇,要請他喝茶,昭平君身為御史也不好犯渾來一句“你誰呀我不認識你。”
昭平君隨他進去,三句話說完,對方問怎么沒見太子。陛下在京師,奏章國事有陛下處理,殿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