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得閑才是。
昭平君明白,原來他托了太子表弟的福。昭平君以為他想在太子面前混個臉熟,哪日太子無人可用好想到他。
去年太子令昭平君的三位友人幫朝廷買二十萬匹布,三人賺了兩百貫錢,沒過多久全京師都知道了。此事也無法隱瞞。三人沒有那么多錢,跟布商談好三人就帶他們找少府拿錢。少府把錢給三人,三人先把布商的錢付了,剩下的就是他們的。雖然他們沒有當著布商的面數錢,但商人打眼一瞧就知道有多少。
少府不會亂講,三人也不會往外說,城中那些布商以及隨從不會幫三人隱瞞。那次之后昭平君以前的狐朋狗友也找過他,請他在太子面前美言幾句。
昭平君想著怎么拒絕他,突然聽到太子子嗣單薄差點沒有反應過來。對方明示暗示許久,昭平君差點被口水嗆著,合著不是為錢而是為色。
還不如為錢呢。
若非小劉進跟太子幼時一樣一樣,就憑太子兒子那么大,渾然不像娶妻生子之人,他們真忍不住懷疑小孩是宗室子弟,太子要修道成仙。
昭平君苦笑連連“這不是害我嗎”
那位小吏不解“何出此言”
“兄沒比我大幾歲,女兒可以議親了”
小吏“親戚家的姑娘。家貧,可惜生了一副好相貌。”
“那也不可”昭平君搖頭,“你若想為侄女找個依靠,不如試試長平侯府的二公子,亦或者三公子。三公子也未定親,年少心軟。大將軍沒有門第之見,只看姑娘秉性以及家世是否簡單清白。”
家世清白,但不簡單,甚至比衛伉未婚妻家境好。大將軍不會允許二兒媳和小兒媳身份高過長媳,容易家宅不寧。小吏無法回答“大將軍和善,下官知道。可她身份太低,不配為嫡妻。”
“出身倡門”
小吏只能硬著頭皮點頭。
“低了。相貌品行都不錯倒是可以為妾。可你也知道大將軍跟夫人琴瑟和鳴,定然希望兒子跟他一樣。”
小吏點頭“冠軍侯的獨子也不小了。可冠軍侯一定也不希望他還沒定親先納妾。昭平君,你乃太子表兄,太子同大將軍一樣和善,不如您幫我問問”
昭平君抬手“饒了我吧。可知為何陛下每次出巡丟令我隨駕只因他認為我品行不端,留在京師有可能帶壞他的寶兒子。這種事我躲還來不及呢。”
“這”小吏想起來了,陛下去甘泉宮都帶上他。
昭平君“太子五日一休,他還得陪小皇孫,就算令侄女貌如西施,進門也是守活寡。”
小吏心想那家人才不管女兒守不守寡。再說了,史良娣也不小了,紅顏枯萎,她的機會自然就來了。太子殿下又不是清心寡欲的道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