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在茶館提到如果前往西域的商人財物是在樓蘭被搶,朝廷會令典客出面討要。
翌日,太子在太子宮召見昭平君的三位好友,詢問他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三人這次把他們了解到的情況詳細說一遍。太子注意到“樓蘭放話不給五成過路費不放行”,太子可以確定此事當真屬于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年前邊關上奏也是說樓蘭要五成過路費,沒提樓蘭硬搶財物。這種情況典客也不好出面。
太子令昭平君三位好友先回去。他沉思片刻令人宣典客。典客致信詢問樓蘭邊境何時多了過路費,又要多少過境費。通篇沒提大漢商人以及五成財物。
樓蘭認為任由大漢往西往北擴張下去早晚會被滅國,可樓蘭又無法阻止,也不敢惹得大漢立刻發兵,索性假裝沒有收到那份文書。
三月份,春暖花開之際,算著時間發兵樓蘭也該結束了,典客沒有收到樓蘭回復,太子用他的名義詢問樓蘭。劉徹年近六旬,在樓蘭國王看來說不定明日太子就會是大漢天子。這一次樓蘭不敢置之不理,也不敢要五成財物,直言從今年開始外商都要交一成財物。
太子把這份國書交給典客。有了這份文書就好辦了,典客出面找樓蘭要回去年被強要走的五成財物。
吃下去的東西哪有吐出來的道理,樓蘭不給。昭平君的三位好友此時已在典客府衙當差,典客就把此事交給三人。三人把這個消息放出去,很想往西域走貨的商人又組織一支商隊,七月中從關中各地出發,月底抵達樓蘭。
十分精明的商人準備的物品就是在大漢也很珍貴。樓蘭官吏見錢眼開,精美的絲綢,栩栩如生的各種花簪飾品全部扣下,看起來不值錢的東西還給商人。商人大概一算被要走六成,精明的商人就提醒樓蘭官吏,他們同大漢的文書中寫到,他們只要一成。
樓蘭官吏不敢招惹大漢,就把多出的東西還回去。然而當晚商人就遇到蒙面強盜,所有貨物被洗劫一空。商人找樓蘭當地官府,當地官吏很是熱情地接待他們,無論大漢商人提出什么要求他們都滿口應下來,請他們耐心等待。大漢商人沒了貨物只能回去。他們抵達長安就一同前往府衙上告樓蘭將士假扮強盜搶奪貨物。
當日,昭平君的三位好友隨典客進宮面圣。劉徹聽明來意就令他們退下,宣太子。
太子宮關不住小劉進,小劉進背著史良娣跑出來找太子。太子就在宣室殿隔壁太子宮教兒子劍法。小黃門看起來很著急,太子也沒回房換衣服,直接領著兒子過去。
劉徹看到孫子眉頭微皺,一副“你怎么把他帶來”的模樣。
小劉進低頭腹誹,祖父真是兒奴。
太子微笑著解釋“進兒也大了,一起聽聽。”
孫子是親孫子,兒子這樣說了,劉徹也沒法攆人,就把典客反應的情況告訴太子“這就是你的法子”
太子挑眉“據兒臣所知大漢商人往西域走的貨物多是紙張和絲綢以及瓷器,從來沒有聽誰說過往那邊運金玉珠寶
。這幾年都是用紙張絲綢換西域各國的黃金美玉,因此才惹得西域小國嫉妒。”
“你是說他們故意的”
太子“明知樓蘭官吏貪得無厭,明知他們會開箱檢查,還販賣金玉珠寶,說不是故意的誰信。”
劉徹不信“朕這是被他們當槍使了”
太子點點頭“兒臣以前同他們說過師出無名。可他們此舉大漢依然師出無名啊。”
少年不禁點頭。
劉徹見狀忍不住問“聽得懂嗎”
少年抬頭“他們認為樓蘭官吏看到金玉珠寶會明搶。樓蘭國小人不傻。樓蘭要是敢明搶,去年也不會提過境費。”
劉徹笑著點頭“確實如此。樓蘭去年都沒有留下把柄,今年怎會犯蠢。此事就是朕修書詢問,樓蘭也可以回,在查了,在查了。西域地廣人稀不好查。問急了,他們可以推給匈奴。”
“是的。父皇可還記得張騫最后一次隨商隊往西的時候提過,樓蘭城不大,但樓蘭官吏對漢使和商人很是不友好,正是因為他們背后有匈奴。若非大漢有大將軍和大司馬,隨便一位就能打的匈奴毫無還手之力,他們那次就敢明搶,甚至殺人。”太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樓蘭不缺美玉。所以我朝商人以前很少帶玉器。”
小劉進不禁問“一箱美玉還沒一箱絲綢賺錢”
太子點頭。